献给人类精神宇宙的壮丽日出

献给人类精神宇宙的壮丽日出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特稿

“队伍出发了,红色战士一对一对地由各个村庄涌现出来,马声、担子声、步伐声、歌声,相互错杂着……红军家属和儿童团的小弟弟们,一堆堆地站在路旁欢送。”

“到外面要谨慎,要听负责同志的指挥。”

“哥哥多捉几个师长回来啊!”

“夜幕开始笼罩了大地。正在起着晚烟的村庄,黄透了的田野,葱翠的山林,渐渐地模糊,在队伍的后面消逝了。”

——被毛泽东戏称为“加仑将军”的红军老战士彭加伦,在文章《别》里,这样回忆中央红军在1934年10月10日黄昏启程的远征。

这一别,成千上万的人开始用脚板丈量千山万水;

这一别,多少青春少年再也没能踏上回家的路。

鲜血,染红了旗帜;名字,镌刻进历史。这场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而被迫进行的战略大转移,竟成了后来举世闻名的“长征”。

没有人想到,这一走,就是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毛泽东没有想到,“长追”的蒋介石也没有想到。作为失败者,蒋介石不胜感慨:“我军长途追剿,从中枢到边陲,从西南到西北,迢迢万里,沿途追击、截击、堵击共军的行动……诚为我军历史上的空前壮举。”这不啻为对红军长征的褒奖。

在人类远征史上,红军长征绝无仅有:红一、二、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共经过14个省份,总行程6.5万余里;仅从红一方面军来说,235天白天行军,17天夜行军,日均行军74里,平均走365里才能休整一次;重要战役战斗近600次;平均每走1公里,就有4名战士牺牲。诚如毛泽东所言:“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

长征是什么?

毛泽东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是什么?

习近平说,长征是一部中国革命的百科全书。

这本书的扉页上,写着四个字: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的选择

——胜负在交手之前就已分出

一个人不可能一觉醒来就变成有理想信念的人,一支队伍也不可能信马由缰就拥有了钢铁般的信仰。

红军的理想信念从何而来?从十月革命的那声炮响中来。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马克思,这位“现代社会思想之父”,为人类社会的未来勾勒出令人神往的壮丽图景。在经历林林总总的“新政”“主义”“运动”的试错之后,历史,为中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中国工农红军。

红军的理想信念从何而来?从革命先驱的无私奉献、甘于牺牲中来。朱德、贺龙、刘伯承、叶剑英等人,投身革命前都曾在旧军队中享有高官厚禄。法国修女对刘伯承这位传说中的“土匪首领”能讲一口流利的法语惊讶不已。他们有的放弃了“鸦飞不过的田产”,有的背离了“自小熟悉的阶级”,本该顺风顺水,偏向荆棘而行,大可锦衣玉食,却不惜向死而生。“为主义牺牲,为工农死节。”被毛泽东称为“中国农民运动大王”的彭湃,曾当着成千上万贫苦农民的面,把家里满满一箱子的房契、地契烧掉,大声说——“这些都是你们的了!”他就义时年仅33岁。

红军的理想信念从何而来?从每一位战士的朴素愿望和艰苦磨砺中来。今年98岁的老红军洪明贵说:“最初,跟随红军是因为有饭吃,慢慢地,看着不断牺牲的战友,我开始明白,他们是为了崇高的理想:没有剥削,人人平等。推翻旧社会,解放全中国。”

红军的理想信念从何而来?从毛泽东确立的“支部建在连上”、坚持共产党绝对领导的重要原则中来;从党对红军将士时时刻刻进行的信仰教育中来;从勇于同错误路线作斗争的正确领导中来;从严守纪律、身先士卒的巨大感召中来。

当老百姓看见彭德怀这个“顶大的官”扛着借来睡觉的门板,沿街吆喝:“这是谁家的?”;当战士们看见朱德这位“红军之父”笑眯眯地和他们一起打篮球;当蒋介石盛赞红军善待民众:“萝卜取一头,必置铜元一枚于土中”;当国民党黔军手拿“双枪”——一支步枪,一支烟枪,而红军却在跋涉中“看后背”学文化时,人们就会明白,红军的理想信念从何而来、去往何方。

其实,只需要考察两个人的信仰选择,就会发现,胜负在交手之前就已分出——

1925年,在填写“少年中国学会”调查表时,32岁的毛泽东写道:“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当他还是一名穷学生时,他就敢宣称:“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

蒋介石早年也接受过马克思主义,还把儿子送到苏联。他担任校长的黄埔军校学三民主义,学中国近代史,学马列主义。然而,蒋终其一生只是在各种主义间流连、徘徊,因而处处饮恨、节节败退。这位下令对被俘共产党人“枪决”“立斩决”“见电立决”的国民党首领,却在夫人的影响下,选择了基督教。

“力胜者可以举大器,智胜者可以断大事,志胜者可以适大愿。”理想信念陶铸了一个人、一支队伍的意志。理想坚定,信念不移,胜负乃见。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