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全家福》 知“全家福不福” (2)

看电影《全家福》 知“全家福不福” (2)

摘要:《全家福》这部戏不像一般反贪腐题材戏剧那样展示办案的具体过程或者腐败者的堕落过程或者执法者的秉公执法、大义灭亲,而是从一个家庭着手,一个贪腐者因个人的贪腐,让一个“全家福”的家庭“全家苦”或“全家哭”,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戏剧,浓缩了各国传统艺术的精华,是人类永远的审美家园。口口相传的语言魅力,现场观看的视觉冲击,丰富多彩的肢体动作,不需要任何媒介所促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共鸣——这是戏剧独有的。

后说说1+1的电影。百度文库收录《学习时报网》文章例举了伟人名人认为,电影的教育作用仍然不可忽视:列宁说“在所有的艺术中,电影对我们是最重要的”。一代伟人,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曾说过:“电影是一个很重要的教育工具”、“电影的教育作用很大,男女老少都需要它,它是大有作为的。”教育家蔡元培也曾说过:“电影虽为一种娱乐,但对于教育,实有莫大的影响。”瑞典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说过:“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能够像电影那样,超越一般感觉,直接触及我们的情感,深入我们的灵魂。”当然,电影给人的教育作用常常是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的。时代发展了,观众的需求更多更高了。最有效的教育,是看不出你在教育,正如最高超的表演,是看不出你在表演,这与巴金说的“写作的最高技巧是无技巧”是一个道理。谁也不爱看板着脸孔教育人的电影。

1+1如何?知道第一个1就已经知道>2了。现代廉政豫剧《全家福》去年就走进了中央国家机关。豫剧《全家福》自2014年11月6日首演以来,已在河南省巡演100余场,观众达15万人次。这部反腐大戏,着重表现腐败罪行对人民群众和当事者家庭带来的深重伤害,把反腐倡廉教育融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听听大家怎么评价《全家福》第一个1?河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尹晋华说:“我看完之后感觉有一股热流涌来,在我心里,打9分是没问题的。”

河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耀说,《全家福》让反腐教育更加深刻。为何?

反腐败(题材)的戏是非常难写的。一部戏首先要有轰动效应,能抓住人们眼球;其次要有教育意义,这得靠长期的潜移默化。我们为什么爱看《潜伏》?因为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全家福》也做到了这一点,大起大落,大开大合,观众不知道后面的剧情,戏就肯定能抓住人。

作为一部反腐戏,要解决我们为什么要反腐的问题。现在案例很多,网上一公布,大家一阵叹息。但这样还不够,反腐教育还要思考更深。腐败官员对社会的危害,一定要说得明明白白,危害既有经济方面的,也有制度方面的,还有党风方面的。现在一些人认为,以权换钱,多大的事啊,人之常情嘛!如果以后产生这样的影响,我们的反腐教育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所以一定要深度挖掘腐败给党、社会和我们的制度造成的危害。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赵铁军说,《全家福》接地气,让人感觉亲切可信。《全家福》轰动了省城。我看完剧之后很受教育,也很受启发。

第一是为人民。这个戏讲的是一个领导干部,透视的是一个领导干部的堕落,(及他的堕落)给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的痛苦和教训。我们创作是站在党的立场,站在人民的立场,站在国家的大局来构思,所以它代表了为人民服务,所以这样的作品才有生命力、号召力、凝聚力。

第二是讲故事。《全家福》从剧情开始大开大合,中间进行大起大落,最后大喜大悲,让人大彻大悟,讲了一个非常有震撼力的故事。讲一个正面典型的故事比较容易,讲一个反面典型的故事则比较难,而它的作用远远超出一个正面典型的作用。所以这样一个故事,让我们在观看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受到教育、教化,不仅对领导干部,甚至对全社会每个家庭成员都有教化作用。

第三是接地气。《全家福》讲了一个现代故事,有很多现代元素,同时有很多群众非常熟悉的表达,包括语言、动作、舞美,让人在看的时候感觉很亲切、很可信。把群众非常熟悉的语言直接搬到舞台上,不是板着面孔说教,这样的作品让人信服,让群众感觉很亲切。好的戏剧作品是这样,好的新闻作品更应该这样。

河南省豫剧音乐学会会长、国家一级作曲、评论家朱超伦说,《全家福》扭转了当下的文艺方向,在全省带了好头儿。

我是含着泪看完这部戏的。最近几年,人们对文艺的发展方向、文艺的未来有点迷茫,有些作品哗众取宠,华而不实,重在娱乐和作秀,甚至将通俗变成了低俗,以博取廉价的掌声。而《全家福》不一样,它紧跟时代,也扭转了我们的文艺方向,在全省带了一个好头儿。

《全家福》不是一部普通的反腐倡廉戏剧,它在故事安排和主题表达上,都有别于以前的同类戏剧。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