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放弃阶级分析法,固守抽象分析法
阶级分析法是我们研究阶级社会历史时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是用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和观点对阶级社会的历史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把握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基本脉络,从而对历史做出正确认识和客观公正地评价。就中国历史来说,阶级社会的存在可谓源远流长,从古代史到近现代史,阶级分析法无疑是研究历史的普遍有效的科学方法。
所谓抽象分析法,就是在研究阶级社会历史时,不去考察特定对象的阶级立场和阶级观点,不考虑其阶级利益,而是把历史对象看作超阶级的普遍存在,片面强调普遍和一般,忽视或否定历史对象的阶级特点和阶级局限,从而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做出错误的评判。当然,抽象分析法不懂得阶级矛盾在阶级社会的普遍存在,不懂得阶级矛盾对于阶级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因而,也看不到阶级社会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背后所隐藏的阶级斗争及其发展规律。
比如,历史虚无主义者只看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反”“五反”和“镇压反革命”运动的残酷性,而没有看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没有看到各种反动势力对于新政权的仇视、敌视及其穷凶极恶的破坏和反扑活动,没有看到反动势力的破坏活动对于新政权的威胁、对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因而也就看不到“镇压反革命”等运动的历史合理性,从而对这些历史事件作出了错误的评判。再比如,历史虚无主义者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改良和革命做出了厚此薄彼的评价,同样是由于其不懂得阶级分析法,不懂得在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背景下,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同时,认识不到清末的改良派受制于其阶级局限,不可能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利益而牺牲其阶级利益,也就不可能在改良的道路真正坚持下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