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坚强领导: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

党的坚强领导: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

摘要:在长征过程中初步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的杰出代表。他们身上具有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具有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具有虚怀若谷的民主意识。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在极端艰险的条件下,先后实行战略大转移,冲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险阻,经受饥寒伤病的折磨,战胜党内分裂的危险,完成了跨越十四个省、行程数万里的长征。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而它凭借的是党中央正确的领导、伟大的长征精神、红军战士的浴血奋战以及广大群众的支持。在长征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成熟的领导集体的初步形成,是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红军抵达陕北后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的重要保障。

邓小平曾指出,在党的历史上,遵义会议以前,没有形成过一个成熟的党中央。我们党第一代成熟的领导集体,是从遵义会议开始逐步形成的。

红军主力长征前,中央苏区的发展态势一直很好。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的领导和指挥下,红军连续取得了“四破铁围”的重大胜利,中央苏区由此进入鼎盛时期。但是,由于博古、李德推行“左”倾教条主义与冒险主义的军事战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经过湘江战役,红军86800余人的部队仅剩34300余人,伤亡过半。军事将领们对博古、李德的不满情绪“达到了顶点”。在1934年12月12日的通道会议上,毛泽东力主红军西进,放弃原定会合红二、六军团的计划,改向敌人兵力薄弱的贵州进军。周恩来主持会议并支持这一主张。1934年12月15日红军攻克黎平后,继续召开政治局会议讨论红军战略方针问题。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后,主持会议的周恩来决定采纳毛泽东的正确意见,到川黔边建立川黔根据地。

1935年1月7日,红军占领了遵义城。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张闻天做了反对“左”倾军事错误的报告,系统批评了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毛泽东在批评博古、李德军事路线的同时,阐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和此后在军事上应该采取的方针。张闻天、毛泽东的意见得到多数政治局委员的支持。会后张闻天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充分肯定毛泽东等指挥红军取得反“围剿”胜利所采取的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遵义会议最后决定:“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取消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周为军事指挥者,而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遵义会议后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共有5人:张闻天、周恩来、毛泽东、博古、陈云。政治局常委分工决定以毛泽东为周恩来的军事上的帮助者。由于作战情况瞬息万变,指挥需要集中,根据毛泽东的提议,3月中旬,在贵州鸭溪、苟坝一带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新“三人团”,负责指挥全军的军事行动。此后毛泽东作为政治局常委被确定为党中央的军事负责人。由此,一个成熟的领导集体开始形成,在这个领导集体中,毛泽东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