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完成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留下了伟大的精神财富,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征程上深情凝望,我们发现,长征,正以其穿越时空的永恒魅力,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着精神养分和价值遵循。长征没有终点,长征依然在路上。本版刊发的这组文章,从理论视角发掘长征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现实意义、回顾共产党依靠组织制度建设日渐成熟的发展历程,希望为我们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提供启迪。
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英勇红军,以崇高理想铸就坚定信念,不怕牺牲克服千难万险,挑战极限创造人类奇迹,最终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崇高理想铸就坚定信念
红军能够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胜利完成长征,靠的是什么?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在于红军拥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红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他们的理想和目标是战胜内外敌人,解放中国人民,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种崇高的理想铸就了坚定的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信念,铸就了为革命无所畏惧和一往无前的必胜信念。崇高理想铸就的坚定信念,是红军长征胜利的力量源泉。在长征中,红军面对高山峡谷、大江大河、雪山草地,缺衣少食,枪弹匮乏,吃的是草根树皮,穿的是破衣烂裤,四周敌军围追堵截,头上敌机狂轰滥炸。在如此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他们奇迹般完成了长征。在长征中,红军经常与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己的敌人殊死战斗。中央红军在四渡赤水河的战斗中,党中央和毛泽东命令红九军团牵制敌军主力,掩护主力部队西进云南。红九军团官兵们不惧危险,毫无怨言,以对党无比坚定的信念,信心百倍地投入战斗,不仅掩护主力红军完成了战略转移的关键一步,而且自己也顺利跳出敌人包围圈,于两个月后与主力红军会师。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中,广大红军官兵创造出惊天动地的英雄业绩。没有崇高理想铸就的坚定信念,没有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没有钢铁般的革命意志,要想完成红军长征胜利的壮举是不可想象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