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2)

长征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2)

摘要:自80年前红军长征胜利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进行了新的长征,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今天,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这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长征。在新长征的征途上,长征精神仍然是中国人民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

不怕牺牲克服千难万险

一支军队连死都不怕,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红军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长征的——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上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到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几乎每天都有遭遇战。可谓处处艰难,步步惊心,稍有不慎,随时可能全军覆没。但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英勇的红军发扬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子弹打光了,手榴弹投光了,就拼刺刀,石块扔光了,就进行肉搏,血战到底,直到最后胜利。红军在长征中经历了600余次战役战斗,在给予敌人沉重打击的同时,自己也付出了沉重代价。其中,红一方面军在长征开始时有8.6万人,到达陕北时只剩下7000多人。最为惨烈的湘江战役,担任后卫的红五军团的第34师和红三军团的第18团的广大官兵,以与阵地共存亡的无比勇气,死死阻击尾追的敌人,掩护主力红军过江,结果大部壮烈牺牲。红军每前进一公里,就有几位甚至十几位同志倒下,十数万英雄牺牲在长征途中。漫漫征途洒满了红军将士的鲜血,万水千山掩埋着长征英雄的忠骨。毫不夸张地说,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是广大红军战士不怕牺牲,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在长征中,红军还面对大自然的严峻挑战。广大红军官兵将天当房,将地当床,顶着寒风,冒着雨雪,风餐露宿,忍饥挨饿,野菜充饥,篝火御寒,甚至吃草根树皮,经受了超越常人极限的千辛万苦。红一方面军的长征历时1年,纵横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红二方面军的长征历时近1年,转战8个省,行程二万里;红四方面军的长征历时19个月,迂回转战4个省;红25军的长征历时10个月,行程近万里。红军以百折不挠和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最终完成了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是红军进行艰苦卓绝的长征的真实写照。“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红军在长征中不怕牺牲克服千难万险的精神,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文化之中,成为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挑战极限创造人类奇迹

长征是向人类生命极限挑战的一次伟大实践。在长征中,英勇的红军创造了战争史上的许多奇迹。中央红军第1师第1团的17名勇士强渡大渡河。红2师4团的官兵一天之中强行军240里,22名勇士以血战到底和克敌制胜的革命精神飞夺泸定桥。中央红军一共翻过18座有名的大山,其中5座终年积雪,渡过了24条有名的江河,穿过了荒无人烟的大草地,最终到达了陕北,完成了战略的大转移。中央红军在368天的长征中,行程二万五千里,平均每天行军约70华里。一支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仅靠两条腿走路,又身带辎重的大军,在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长时间行军能达到这样的速度,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研究长征的外国人不得不承认:20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长征所创造的奇迹和所表现出来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已经突破了时代和国度的界限,受到国内外的高度赞扬。

红军具有敢于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敌人的精神。前有强敌,后有追兵,皑皑白雪,茫茫草地,都不能阻止英勇的红军。红军在毛泽东和党中央领导下,一路上克服千难万险。他们声东击西,忽南忽北,避实就虚,纵横穿插在敌人重兵集团之间,在高山河流之间调动敌人,取得了勇渡乌江天险、四渡赤水河、威逼贵阳、兵临昆明、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穿越雪山草地等重要胜利,真是克服千难万险,创造人间奇迹。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的胜利,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攻坚克难和克敌制胜的胜利。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