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城: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的功能与路径

张城: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的功能与路径

应立足中国经验,吸收世界智慧,独立思考,积极建设中国话语体系。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提升传播能力,真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为构建多元化的新世界图景作出应有贡献。

伴随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深入,当代中国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全球化时代,重构公平正义的世界新秩序,必须要有中国的强力参与和积极影响。由此,亟需思考在此格局下,中国将以何种角色承担世界责任,中国文化又将通过何种形式贡献于世界。简言之,快速发展的中国必须要担负起时代与世界赋予自身的历史使命。通过重塑自身的话语体系,向时代与世界言说中国的民族文化、历史经验与发展道路,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时代魅力与未来前景。

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的战略功能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必须加强话语体系建设,提高国际话语权,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进一步加强话语体系建设,需要深化对话语体系建设重要功能的认识。

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的阐释功能。话语是人类最基本的交往工具,话语体系是文化价值观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伴随3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了世界上少有的发展奇迹。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中国的话语体系也发生着重大变化,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社会形态。应当坦承,如今我国在话语体系建设方面相对滞后,与具有丰富实践的中国道路相比较,仍未形成与之相符的话语体系。这就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的话语体系能够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与制度的阐释功能。当前理论界的重大任务是建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话语体系,以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经验,阐释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神内涵与独特价值,树立起高度的文明自觉与文化自信。

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的整合功能。话语体系是一个国家、民族与社会最鲜活的联系纽带。中华民族上下5000年文明,人口规模逐渐增加,地域疆土不断扩大,文化传统弥久积淀,凭靠的即是不断内化于人民的独特话语体系的整合功能,实现了孔子所言的“近悦远来”的具有强大生命的民族凝聚力。话语体系作为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只有为大众所掌握运用,才能转化为巨大的现实力量,实现其社会价值与功能。这就要求在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必须以人民为目标,以群众关心的问题为出发点,贴近生活、面向实际、深入社会,用大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讲述能为其知晓掌握的理论。同时,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必须充分考虑群众的思维方式和言说习惯,把艰深晦涩的道理转化为浅显易懂的语言,把抽象的思维逻辑转化为具象的生活表达,这样才能得到群众接受进而为其喜爱,产生巨大影响力。因此,中国话语体系建设必须大众化,实现整合功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才能凝聚改革共识,汇集万众力量,实现经济社会的平稳可持续发展。

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的传播功能。话语与权力是一对孪生兄弟,时刻交织着。话语既是权力实现的工具,又是掌握权力的关键。拥有了话语资源,就意味着拥有了一种权力即话语权。话语绝非是无立场、透明中性的交往工具,其背后往往代表着不同言说者的价值立场与利益诉求。自近代世界大交通以来,西方在国际舞台上以其强大的经济与武力为后盾主导国际话语体系。其既是世界性话语体系的主产地,同时又是传播领域的操控方,在内容与形式上实现了双重控制,塑造了世界话语体系的西方图景。但伴随几次全球经济金融危机,西方社会已暴露出了政治经济问题,开始反思自身的发展方式。而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的中国亦触动了西方世界的敏感神经,他们开始把惊羡的目光投向了生机勃勃的东方世界。鉴于此,中国再不能唯西方话语体系马首是瞻,并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实践亦非西方话语体系所能涵括与解释。我们应立足中国经验,吸收世界智慧,独立思考,积极建设中国话语体系。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提升传播能力,真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为构建多元化的新世界图景作出应有贡献。

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的维护功能。一个成熟的话语体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与稳定性,承载着特定的思想价值观念,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没有独立的话语体系便不会有独立的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就只能在它者话语体系后亦步亦趋,被其肢解与重构,最终成为其附庸。在新时期,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建设能承担起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与制度的话语体系;另一方面又要使建构的话语体系在一定时期具有相对独立性与稳定性,成为中国道路在意识形态与价值观上的维护者。这就要求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是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是实现“两个巩固”的必然要求,也是向世界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塑造我国文明大国形象的迫切需要。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