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看待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全面看待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作为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和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在临近。在2016年已接近尾声和年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的背景下,这次会议对新常态下经济的定调意义非凡,“稳和进”或仍然是2017年经济的主题。

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当下盛行两种“学说”:认为中国经济会硬着落的“悲观论”和相信中国经济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乐观论”。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中国经济发展也遵循着自身的规律。对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各种预测,我们要全面看待挑战与机遇,用新心态坦然面对新常态。在新常态下,“三期”叠加,矛盾交织,房地产风险、地方债务风险、金融风险等隐患有所显现,但我们更应看到,“新四化”的不断推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潜力。因此,面对悲观的中国经济“硬着落”论,我们要学会全面看待与解读,要相信“唱衰的论调是会落空的、破产的”。

新常态下,国内经济发展虽从高速步入中高速,但我国经济上了大台阶,体量大了,家底厚了,百姓生活改善了,更蕴含了多种机遇。“新四化”的不断推进,提供了巨大潜力,中国经济完全有条件,也有能力保持较长时期的中高速增长,我们也完全有信心、有实力化解“成长的烦恼”。当前,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即使保持7%甚至再低一点的增长率,年增长量也将达到8000多亿美元,即便自身增幅下降,还是可以在世界经济“走势图”中划出一道靓丽的曲线。

科学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看到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信心。去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和英国首相卡梅伦共同出席在伦敦金融城举行的中英工商峰会时强调,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都稳中有进,主要指标处于合理区间和预期目标之内,不会硬着陆。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依然可以持续发展:中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消费潜力巨大;人民工作勤奋,市场空间和潜力都很大,今后一个时期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有基础也有条件。

全面读懂中国经济趋势,既要看到发展中的“阵痛”,又要品味发展优势和潜力。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除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外,更多的还是自我调整过程中遇到的挑战。过去三十多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是依靠粗放发展、低端制造、资源消耗、劳动力红利等形成的,而这一切,对今天的中国来说,绝大多数已成了经济发展的“痛点”。痛定思过后,我们采取主动调整、主动优化的方式,从结构不合理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等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悄然来到我们身边,正深刻改变中国经济的面貌。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除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外,更多的还是自我调整过程中遇到的挑战。过去三十多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是依靠粗放发展、低端制造、资源消耗、劳动力红利等形成的,而这一切,对今天的中国来说,绝大多数已无优势,有些更成了经济发展的障碍。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采取主动调整、主动优化的方式,让经济活动中的矛盾和问题暴露出来,所以出现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也是正常的。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中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消费潜力巨大;人民工作勤奋,市场空间和潜力都很大,今后一个时期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有基础也有条件。与此同时,根据我们设定的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即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目标,保持7%左右的增长速度就可以达到。现在,中国需要的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以利于走得更稳更远。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重在稳中求进。走过三十五余载改革开放岁月的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即使保持7%甚至再低一点的增长率,年增长量也将达到8000多亿美元。诚如习总书记所说,我们将继续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放眼未来,中国经济“新常态”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我们要全面看待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挑战与机遇,用辩证、科学、全面的视角品读中国经济,以便从心态上积极适应新常态,从而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道办事处 )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QQ交流群531249826,大学生交流群: 522415122。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