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斌:为社会制度探索提供中国方案(3)

杨光斌:为社会制度探索提供中国方案(3)

中国制度完善了人类发展方式

从基本价值取向上说,人类选择好制度就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当今世界,一些发展中国家照搬西方的“好制度”“好政策”,不但没有解决发展问题,反而因此陷于泥淖难以自拔。而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风景这边独好”。个中原因何在?对完善人类发展方式有何意义?

在工业革命以来的300多年中,人类社会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波次。作为现代化的先行者,西方国家总是力图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包装成发展模式,以便让后来者学习乃至模仿。但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教授发现,在这300多年的世界经济史上,没有一个国家是因为照搬了当时的主流发展模式而成功的,因为包装出来的发展模式总是被裁剪掉了很多社会条件。比如,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发展起来后(第一波),19世纪中叶流行的是基于英国经验的自由放任主义理论,核心是自由市场。但德国人发现这是一个“踢掉梯子”以防止后来者爬上房顶的理论,它掩蔽了国家的实际作用。因此,德国逆主流而行之,实行了国家中心主义的发展模式并成功登顶(第二波),其核心是强化国家作用。20世纪中叶,西方国家给出的发展方案是进口替代,但从拉美到非洲,凡是实行这一战略的发展中国家都没有成功,而东亚地区的“四小龙”则通过实施出口导向战略而成功(第三波),其发展模式的核心是政策导向。冷战之后,西方国家倡导的发展方式是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治理社会化的“三化运动”,旨在去国家化。但发展中国家本来就需要强化国家力量,再去国家化,结果可想而知。相反,中国通过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自己的制度,而一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四波)。

中国发展可谓集前三波经验之大成,其中包括了政府、市场和社会的综合作用,而协调这三要素的顶层设计就是中国制度。一个国家的发展主体包括政府、市场和社会。其中,政府权力太强大,市场和社会就会失去活力甚至被淹没;反之,如果市场中的资本权力太强大或者社会碎片化,再好的政府政策也不能起作用。因此,只有把三者有机协调起来的制度才能促进一国持续健康发展。中国制度把政府、社会和市场有机协调起来,体现了强大的制度吸纳力、制度整合力、政策执行力。所谓制度吸纳力,就是政府通过政策供给有效满足社会需求,获得社会的认同与支持,从而实现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和谐;所谓制度整合力,就是在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基础上有效整合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各种力量、各种关系,实现前述6个“切实防止”;所谓政策执行力,就是能权威地制定政策并有效地实施政策的能力。中国在这三大能力上的成功实践和经验,对于完善人类发展方式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中国一直主张,各国应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实际独立选择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因此,我们并不致力于推广自己的经验或制度。但客观地说,当前中国制度已经吸引了很多发展中国家甚至发达国家的目光。有的国家以中国为尺度来衡量本国制度设计的好坏与发展的快慢,有的政党开始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党校培训制度,有的国家则开始学习中国发展经济的经验,等等。这些事实足以进一步坚定我们的制度自信,进一步激发我们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人类发展提供更多更好中国方案的信心与动力。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