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宝瑞:中国农业发展面临战略抉择(2)

万宝瑞:中国农业发展面临战略抉择(2)

二、农业发展面临新挑战

部分地区粮食生产由微利转为亏损,粮食安全问题需引起重视。由于高库存与全球性供给过剩,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持续低位徘徊。与此同时,粮食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若算上土地费用、人工费和折旧等,粮食生产几乎没有利润。一些年轻农民认为“种粮无前途”,外出打工才是首选,中老年农民种地主要为口粮,中青年在家务农的主要目的是赡养父辈、照顾儿女,有的地方由于种地亏损,耕地撂荒现象常有发生。即使是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由于种粮效益过低,也不得不调减种粮面积,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另外由于土地流转合同不规范、土地流转价格机制尚未建立等因素制约,粮食经营规模难以扩大,进而导致降低粮食生产成本难度较大,粮食安全问题需引起重视。

农业生产要素比较优势下滑,农业整体竞争力趋于下降。近年来,我国传统的劳动力低成本优势正逐渐消失。我国劳动力成本每年上涨10%左右,而劳动生产率并未同步提升,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竞争力趋弱。即便是竞争力最强的果蔬,近三年的出口额增速也持续回落,贸易顺差不断减少。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投入品价格不断攀升,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进一步制约了农业发展。由于涉农信贷成本高,抵押担保制度不健全,产业资本支农力度不强,使资本密集型农产品竞争优势下滑,加上农业科技对农业产业发展驱动力不足,以及农业保险制度不健全等,共同导致了我国农业整体竞争力趋于下降。

多数农产品国内外价格倒挂,农业产业安全遇到挑战。近年来,大宗农产品内外价差不断扩大,农产品进口快速增长,导致国内库存攀升,造成了“洋货入市、国货入库”的局面。从2013年到2015年,谷物进口量从1458万吨增长到3271万吨,使国内玉米成为结构性过剩品种,造成储备膨胀。国内过高的粮价使粮食加工业和畜牧业的生产成本上升,挤压了利润空间。棉油糖等农产品面临同样的问题,受棉球、棉线、棉纱等棉织品进口冲击,国内棉纺企业普遍亏损。食糖和植物油的国内生产成本均高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严重影响了国内加工企业的发展和农民的收益。目前我国已实施14个自贸协定,随着贸易标准不断提高,在我国农业竞争力先天不足的情况下,若缺乏必要保护措施,价低质优的国外农产品将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农业产业安全可能遇到更大挑战。

农业立体式污染加剧,农产品质量安全引发社会关注。农业自身造成的污染日趋严重。受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影响,农业污染问题已由化肥、农兽药、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使用不合理造成污染或残留,转变为“水源—土壤—大气—生物”多方面、立体式污染。例如,大量工业污水流至江河湖海,每年造成水产业损失达几十亿元。农业环境污染不仅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而且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