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对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做出全面部署,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提供了基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这一重要思想,抓住了党内政治生活最深层、最本质的东西,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是新形势下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理论创新。

政治文化直接影响着政治生活的质量

政治文化作为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理念和价值因素,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评价等多个方面。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也就是我们党在长期政治生活中形成的、能够体现并影响党组织和党员政治行为的精神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情感等。

政治文化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由组织成员在政治生活复杂实践中孕育形成的。政治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过程,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并且对政治生活的开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是政治生活中最深层、最本质的东西,直接影响着政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

政治文化事关党的形象塑造,决定了党组织和党员具有普遍性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深刻影响着党员的成长。良好的政治文化,有利于始终保持和发展党员的先进性,增强党员对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增进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感和支持度,使党的形象不断得到优化,进而转化为重要的执政资源。

注重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党的优良传统

中国共产党是由先进文化孕育而生的,又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在带领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实践的进程中,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党内政治文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并结合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实际,有力推动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党内先进政治文化的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大力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等优良传统,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发展党内民主生活,加强对党组织和党员的监督,既传承了党内政治文化的优秀基因,又丰富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十分重视政治文化建设。1980年制定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对党在长期政治生活实践中取得的宝贵经验进行了总结,强调坚持党性,要讲真话、言行一致,发扬党内民主、正确对待不同意见,保障党员权利不受侵犯,接受党和群众的监督、不准搞特权,这些原则和内容直到今天仍要很好地坚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变化对全面从严治党提出的新要求,强调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端正政治思想、强化政治认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从加强思想教育、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内政治文化,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更加系统化、科学化。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