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战略举措
富国和强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基石。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将中国梦强军梦融为一体,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贯穿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是兴国之举、强军之策、制胜之基。
兴国之举。富国是强军的基本依托,强军是富国的安全保障。习主席强调指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有利于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各种资源,能够避免重复建设、分散建设,大幅节省国防开支,减轻国家财政负担,提高整体建设效益。同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得好,不仅产生军事效益,还会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一份投入,多份产出”。环顾全球,通过军民融合来为国家富强提供战略路径,已经成为一些大国强国的通行做法。美国的“曼哈顿”“阿波罗”计划,我国的“两弹一星”、“神舟”飞天、“嫦娥”探月等壮举,就是很好的例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任务十分繁重。做好军民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就能最大限度发掘融合发展这个潜力点、增长点,培育发展新动力,打开发展新空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石。
强军之策。习主席鲜明提出,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要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当前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军事革命迅猛发展,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融合度更深,对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和能源资源的依赖性空前增强。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就是要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为实现强军兴军提供丰厚的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在融合要素上,打破行业垄断,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促进信息、技术、人才、资本、设施、服务等要素军地双向流动、渗透兼容;在融合领域上,打破民企进入军工领域的体制性障碍、制度性壁垒,由主要面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向多元经济成分延伸,由经济、科技、教育等行业向全社会覆盖,由传统安全领域向新型安全领域拓展;在融合效益上,注重运用市场手段优化军地资源配置,积极引导经济社会领域的多元投资、多方技术、多种力量更好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制胜之基。习主席深刻指出,现代战争确实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看上去眼花缭乱,但背后是有规律可循的,根本的是战争的制胜机理变了。当今世界,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体系对抗,已集中表现为以国家整体实力为基础的体系对抗,而不仅仅是军事体系之间的对抗。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就是要牢牢把握现代战争制胜机理,充分发挥党政军民的整体力量,健全快速高效的国防动员新机制,创新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新形式;推进军民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应急与应战、经济与战备的有机统一,优化构建同使命任务和信息化战争要求相适应的力量体系、战场体系、保障体系,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加强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等领域推出一批重大项目和举措,抢占未来军事竞争制高点,在提高新质战斗力上求突破,为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提供有力支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