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康是民生建设的第一要务
健康作为第一民生要务成为各项民生事业的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实现全民健康为目标的健康中国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从维护全民健康和实现国家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为人民群众建筑出一条“健康之路”。
实现全民健康首要任务是树立大健康理念。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越来越追求健康的生活。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着眼于人的生命历程,围绕着人的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关注影响人民健康的各类危险因素和误区,着力打造高质量的生活,扬弃以往那种治疗疾病以及身体无疾的传统健康观,向着集预防、治疗、康复、护理、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健康观转变;扬弃以往那种简单的生理及身体无疾的健康观,向着生理、身体与心理有机统一的健康观转变;扬弃以往单一的救治模式与救治观念,向着防治养一体的健康模式及健康观转变,不断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构建全程、全面、全要素的健康保障体系。
实现全民健康成为健康中国建设的根本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不断“深化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他进一步指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2016年10月,中央首次颁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把实现全民健康当成国家富强及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将促进健康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及实施的全过程,加快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实现2020年以及2030年主要健康指标分别居于中高收入以及高收入国家前列这两个目标,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战略高度审时度势而进行的顶层设计,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升华。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变化了的健康需求,以“健康中国”为目标找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以三医联动改革为突破口,理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与政府的关系,建立现代公立医院管理制度。清晰划分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医药卫生管理事权,实施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特殊人群基本药物保障和特殊药物免费供给,力争到2030年全民医保体系“成熟定型”,全民医保管理服务体系“完善高效”,促进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
(作者为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人民日报》,2016年8月21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