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历史虚无主义的真面目(2)

揭开历史虚无主义的真面目(2)

历史虚无主义的“所虚”与“所实”

历史虚无主义既然选择性虚无马克思主义历史谱系,必然试图建构另一种历史谱系。其诉诸实践的“虚无”与“建构”,正是按照历史符号、历史实践和历史观念的顺序展开的。

在表层,否定正面历史人物,褒扬负面历史人物。历史人物是历史谱系中的标志性符号,历史虚无主义打着“深刻反思”“重新评价”旗号,为反面人物翻案,对正面人物抹黑。例如,一些人热衷于拔高像慈禧、琦善、袁世凯这样一些负面人物,而对林则徐、谭嗣同、孙中山等则加以贬低,甚至还称赞汪精卫“这样的汉奸非但没有错,而且是真正的英雄”,颠覆了对历史人物的基本评价。

在中层,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赞颂资产阶级发展道路。历史虚无主义者竭力渲染革命的“弊病”,鼓吹“告别革命”、实行改良。一些人继而诋毁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历程,否定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伟大成就,割裂“前后两个三十年”的联系,主张“回到改革前”。其根本目的,在于一厢情愿地认为近代中国应该选择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实现“和平夺权”,走上西式发展的“康庄大道”。

在深层,否定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及其方法论,主张唯心史观及其研究方法。近年来,一些人把虚无矛头直指马克思主义,提出“马克思主义也是历史虚无主义”,主张用“人性分析”取代“阶级分析”,否定全面客观、辩证联系的历史研究方法,要求“价值中立”“注重细节”,试图动摇整个马克思主义历史谱系的基础。

在这样的虚虚实实之间,历史虚无主义企图通过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历史,实现质疑党的执政合法性,侵蚀党的执政基础,进而颠覆党的领导,走上他们所向往的发展道路的目标。昔日强大苏联的解体,很大程度上就是其国内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呼应西方“和平演变”图谋、逐步否定自身历史的结果。这个历史教训应该深刻汲取。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