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犬吠(2)

闻犬吠(2)

摘要:王世襄老人曾写文分辨过“犬”和“狗”的区别,我没弄清,是不想弄清。不过我知道,至少在这首诗里,如果改成“柴门闻狗叫”,就不是一回事,变成打油诗了吧。道理在哪儿?我说不清,也不想弄清。凭诗的直觉,语言的感觉吧。

但对于并非自家的“犬吠”,可就不能作如是观。你想想,就说刚才另两句诗里的“万里未归人”吧,他走在异乡的路上,忽听得几声犬吠,从别人家的柴门内外传来,是那忠于别家的狗仔,向他的主人发出预警信号呢!更不用说,经过大宅门,跟着看家护院的人,膘肥毛亮的大狗,叫起来岂不更是瘆人!我们在特定时期“忆苦思甜”活动中,许多人说起“要饭(即讨饭)”时被财主家的狗咬伤,尽管有的是夸张甚至编造,但不容怀疑,多数所言是实。不但财主家的狗咬人,非财主家的狗也不是吃素的。我在土改时,作为工作队员,到贫农中农家访贫问苦,走进一家院子,不容分说地遭到一条狗的突袭,一下咬了我个大跟头,幸亏是冬天(土改都在冬天)穿着大棉裤。我们家那口子,到陕北农村采访,总结了当地的“狗性”或“犬性”,那牲灵灵在哪里?干部家和工人家的狗,不咬城里来的穿戴整齐的人,见了衣衫褴褛的就叫个不住;贫下中农家的狗,见了破衣烂衫的不咬,对轻易不来的陌生人,主要是干部模样的,就不客气地提醒主人防范。

说起来这还是“旧时期”的事。现在农村的“狗情”如何,久未深入乡里,不知道了。

二十来年前,写过一篇《狗》,可能有些话那时已经说过。人老了,变得啰嗦,难免车轱辘话来回说吧。那篇文章交给柳萌兄主编的散文刊物,他问,要不要改个题目?我问干嘛改题目啊?他说目录上《狗》字底下就是你的名字,你不忌讳吗?你不怕……

我大笑,说:我不怕。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