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秋归:道德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2)

彭秋归:道德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2)

马克思主义道德体系如何完善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道德建设,当然不是全盘西化,也不是完全复古,而是内在地要求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相适应。着重要解决的就是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实现两者的融通并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道德话语权。

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这些道德规范的形成和培养,能够且有必要从中国传统道德中吸取营养。中国传统道德是“以儒家伦理为主,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包括道德理想、道德规范和道德修养在内的伦理体系”。这种道德在失去了它的传统的经济和政治基础之后,为什么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还可以发挥作用呢?这里就涉及道德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问题。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道德观念也会随时代而发生变化,不存在永恒不变的道德观念。但是在道德观念的变化中,仍然有某种稳定的对人们行为具有制约性的普遍因素。“这种普遍性的根据并不是抽象的永恒不变的人性,而是人的社会性。”任何一个社会,不管社会形态如何不同,都是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体,都存在一些相同的关系,如亲人、夫妻、朋友、同事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与社会、与国家、与民族的关系。如何处理这些关系,因各个社会与文化背景的不同会存在某些差异,但都会存在某些共同的东西,比如把孝敬父母、慈爱子女、重视友情、服务社会、热爱祖国等,视之为高尚的道德。这是人作为社会存在物的共同要求。“因此在变化的、历史的、具体的道德观念和规范中,可以有为各时期的人认同的、作为优秀传统代代相承的因素。”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们仍有可能和必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我们在“为人民服务”精神的指导下,就可以对“仁爱”、“民本”、“民胞物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传统道德进行整合和转化。“为人民服务”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目标和根本宗旨,它强调一切为人民着想、对人民负责、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的思想观点和行为准则。“仁爱”是儒家道德思想的核心,如果剥离其“爱有差等”的宗法等级式的封建因素和泛爱主义的抽象形式,那么其所包含的重视人与人的关系及其互助的道德意蕴,可以融通于“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之中。我们现在强调的“爱祖国”,就可以融通和汲取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千百年来,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舍生取义、报效国家,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道德风貌,在今天依然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之中,并将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重要作用。这样的道德资源还有很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我们坚持科学的方法和指导,一定能够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项目(2015mgchq01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研究室)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