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辩证意蕴(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辩证意蕴(2)

融通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蕴含于和而不同与兼容并包的逻辑一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指导下的创新实践,既体现了中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特殊性,又必然会对世界社会主义和人类进步事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植根于中国大地,形成了独特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又充分吸纳借鉴当代人类社会文明成果,始终站在时代前列谋划发展、引领中国进步。它从一个方面证明了世界上不可能只有一种发展道路、一种发展模式,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可以进行平等的对话,从而在共建共享中推动一种包容性的发展,实现自信与他信的积极互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源于鲜明的中国作风、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在人类文明史上,中华民族成功地开辟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国家发展道路,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了全新的“标本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同于苏联模式和东欧一些原社会主义国家模式,更不同于北美模式和西欧发达国家模式,它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不断提高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独创性理论成果。从思想内容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凸显了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性,既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范畴、原理和规律,作出“中国特色”的概括和表述,又积极地推进改革创新,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得以具体化。从发展定位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突破了历史发展线性决定论的僵化模式,既坚持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又不把自己的道路作为唯一正确的模式去剪裁其他国家的发展。“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和成就使当今中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源于吸收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容互鉴,就是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道路多样化,尊重和维护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了当今人类文明发展道路的内涵和理念,其影响远远超越了中国的国界而具有了世界意义。从理论上说,在“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甚嚣尘上之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发展道路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解答了如何维护人类发展道路多样化的世界性难题,为世界各国现代化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样本。从国际影响说,在“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中国思路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托独特的道路优势、理论优势、制度优势和文化优势,展示出应对人类共同发展问题和人类文明进步问题的从容和自信。正如俄罗斯学者所指出:“中国的成功具有巨大的国际意义,让人们有信心解决本国的问题。”几十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风景这边独好,也因此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具有无比坚强的民心基础,这是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自信的底气所在。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暨南大学研究基地)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