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赫:温故知新 团结奋进(2)

布赫:温故知新 团结奋进(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内蒙古自治运动胜利的启示

抗日战争期间的斗争

“九一八”事变后,一些试图借日本侵华势力建立“大蒙古国”的上层人物,先在内蒙古东部建立了伪满兴安傀儡政权。“七七”事变后又在张家口建立了伪蒙疆政权。1931年9月王若飞从苏联回国后,任中共西北特委书记。根据“九一八”事变后的新形势,他要求以乌兰夫为书记的中共西蒙工委把工作重点转向做军队工作,准备武装抗日。据此,中共西蒙工委派中共党员朱实夫、赵诚等打入德王蒙政会保安队。要求他们先争取德王抗日,如争取无效,在德王公开降日时就发动蒙政会保安队起事。为此,乌兰夫等中共西蒙工委的同志,曾几次到百灵庙摸底并做德王工作。叮嘱打进去的共产党员和爱国军人,密切观察德王动态,随机应变。他们按以乌兰夫为书记的西蒙工委要求,经过充分准备和周密组织,1936年2月21日发动了蒙政会保安队暴动,打响了内蒙古人民武装抗日的“第一枪”。全国抗战爆发后,这支部队几经整顿,扩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三师,这支部队被党中央誉为“内蒙古民族中最先进、最大的抗日队伍”。在以乌兰夫为书记的中共地下党组织支持配合下,由抗日将领白海风师长带领,在鄂尔多斯坚持抗战4年之久,拒侵华日军于黄河对岸,有效地守卫了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北大门。

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由杨植霖、高风英领导,在土默川地区组建了蒙汉抗日游击队,展开了抗日武装斗争。1938年12月,李井泉率八路军一部挺进大青山,与当地游击队会师,创建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同日伪军展开顽强斗争,直至取得抗日战争最后胜利。在此期间,又培养出了一大批蒙古族优秀干部,为抗战胜利后创建内蒙古自治区做了干部准备。

在长期艰苦的抗日岁月中,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加深了对各民族之间关系的认识,深深地感受到中华各民族是血肉相连、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确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平等、民主自治”,即在中华大家庭中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并将其定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同时确定,首先在地处北疆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的内蒙古实行。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