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随身携带”有多难

文明“随身携带”有多难

自2006年开始,国家旅游局协同相关部委针对中国游客文明旅游出台了十余项通知及具体举措,可谓细致入微。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相关的法律法规仍存在一些问题。旅游法对旅游者提出了文明旅游的义务,但是,违反后的法律责任仅仅是旅行社可以解除合同,依法赔偿旅行社的损失。如果不解除合同的获益更大,那么,即使旅游者违反了文明旅游的规定,旅行社也不会解除合同(据2月3日《法制日报》)。

从游客在景区乱丢垃圾、乱刻乱画、乱踏草坪,到居民日常出行随地吐痰、拥挤上车、大声喧哗旁若无人,这些看似“不拘小节”的不文明行为,几乎就伴随我们每一个人的周围,在对他人某些行为“看不惯”,从心里在批评指责的同时,自己往往又在其它方面同样做些让别人吐槽的行为。总之,除了被公共认可的共性不文明行为之外,每个人也会有自己判断不文明行为的标准,而且这些非文明行为,从价值意义上说既不违法也不违规,甚至还有些仁者见智,着实很难用统一的规则去约束。

显然,每个成年人,无论他的身份是游客还是日常出行的居民角色,都会“随身携带”属于自己价值判断范围的“文明标准”,有人可能视乱丢垃圾不能容忍,但却对插队拥挤习以为常,有人会看不惯其他游客的乱刻乱画,而对自己或对小孩的类似行为却有另一套衡量标准,老人或许会指责年轻人的随地吐痰,但对于生病老人的类似行为甚至幼儿在公共场所的随地便溺却表现出不以为然。其实,每个人出门在外都会“随身携带”属于自己认可的文明,只是这种出于自我甚至带有自身利益为衡量标准的“文明”,较之符合社会大众共识的公共文明存在差异而已。

其实,将文明“随身携带”并不难,并且在我们每一个人的“随身物品”中,早已经装下属于自身价值观的一整套“文明”,如何将这种狭隘的甚至带有自私自利的文明,通过某种“化学反应”有效转化为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公共文明,才是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都知道,相对于思维复杂的成年人群体,单纯如一张白纸的儿童乃至幼儿园的娃娃更容易将公共文明“随身携带”,然随着年龄的慢慢增长,原有的单纯价值判断也逐渐渗入更多的自利成分,最后完全与社会融为一体。这就不难看出,我们的文明教育实际上只局限于未成年之前,而越是随着年龄层次的增长,所接受的文明规范教育越是稀少和薄弱,反而更依赖于处罚制度的制约。实际上,无论如何健全完善的法规制度,要完全规范所有人的言谈举止是很不现实的,这也是细致入微的法规却对游客不文明行为鞭长莫及的根源所在。

即便是不修边着的人出门也会把自己刻意捯饬一番,即使没有上过一天学的乡野村妇也会教育自己的孩子见到长辈要有礼貌,显然,这是我们受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所致,实际上传统道德观对社会大众潜移默化的影响相对刚性的法规,更具有亲和力甚至威慑力,某些人可能不会把轻微的违法放在眼里,但却对约定成俗的传统道德充满敬畏。因此在笔者看来,我们在完善相关法规对违反公共文明行为进行相应处罚的同时,更应当着力营造遵守公共文明的社会氛围,使其与传统道德深度融合,形成并沉淀为一种新的优秀道德文化,只有如此,才更便于所有人“随身携带”。当然,这既是一项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通力配合的系统工程,更无法一蹴而就,相信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公共文明注定会成为每个人的“标配”并会处处“随身携带”。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