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慷慨奉献:对自己“抠门”到了极点
梁声翕居住在河南师范大学家属院中一栋破旧的小楼里,42平方米的简陋房间内,墙壁微微泛黄,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通往卧室的过道里,放着一张已辨不出底色的旧桌子。卧室内,一张大床上仅放了两条旧被子,一张旧圆桌上堆满了药瓶。家中稍微值点钱的大概就是一台老式冰箱和一台18英寸的电视机。
退休后的梁声翕成为了新乡市慈善协会会员,常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她平时省吃俭用,自费购买药箱、听诊器等常用医疗器具及药品,坚持主动上门为家属院的老人量血压,义务为学生治病。
1998年南方洪涝灾害期间,老人把积攒的1000元钱捐给国家民政部;2008年1月我国南方发生冰雪灾害,她又将2000元钱捐给了灾区;5.12汶川大地震,她为灾区捐款1100元。2003年,梁声翕立下遗嘱,将自己去世后的遗体捐献给新乡医学院,用于教学和科研。2007年,她又与河南省眼科研究所眼库取得联系,立下遗嘱捐献眼角膜,希望将来给他人带去光明。
2008年5、6月份,梁声翕分两次向新乡市慈善协会捐款3万元,帮助22名看不起病的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因为这件事,2008年12月,梁声翕被新乡市慈善协会授予“爱心大使”称号。在授牌的现场,新乡市慈善协会的负责人哽咽着说:“梁医生家徒四壁,一生清贫,却把自己养老的钱捐献给社会,这是多少有钱人都做不到的,我向梁大姐致敬!”
一再奉献捐款,梁声翕对自己却“抠门”到了极点。老人生活很简朴,家里用的东西都是旧的。老人身体不太好,做一顿饭有时候需要用很长的时间,但她从来不愿意请保姆,觉得费用太高了,还不如省下这些钱留给更需要的人。老人平时只吃很少的饭,有时间食堂工作人员心疼她,多给她盛点好的饭菜,老人不要,她不愿意多占别人和公家的一点便宜。(稿件文字来源:河南省新乡市文明办综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