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咏中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近年来习近平使用的一个高频词。这份自信何来?首先来自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深厚文化家底。别的不说,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等,中国文艺星河灿烂,创造力之强大、成就之辉煌,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领风骚。
这份自信,更源于坚信中国文化、中国智慧对今天的中国与世界的巨大价值。吟咏习近平用过的诗句,人们可以感悟他治国理政的情怀与智慧、胸怀与自信。
明信仰之坚贞,则用“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道爱民之情深,则引“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察风气之紧要,则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励青年之志向,则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述文明之多元,则借“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
不仅引用古典诗词,习近平还曾亲自填词《念奴娇·追思焦裕禄》。“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这首词情真意切、质朴动人,人们纷纷为之点赞,成为当代共产党人的“明志篇”。
古人云:诗者,天地之心也。诗人者,必有至真之性、至悯之情、至旷之怀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诗意不在远方,它就在我们心中。人生自有诗意,时代呼唤新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有责任写出中华民族新史诗。”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