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活力、联动、包容是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关键点(2)

创新、活力、联动、包容是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关键点(2)

摘要:预计2017年的世界经济形势将比2016年有所好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7年世界经济增速为3.4%,世界银行最新预测为2.7%。

未来世界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

总的来看,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世界经济发展仍然存在制约复苏的结构性障碍,加上一些不确定因素,使得世界经济仍将呈现较长时间的平淡状态。推动经济增长仍然是各国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各国还会继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特别令人关注的是美国的政策走向及其影响。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市场越发敏感,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让美元汇率升高,导致资金向美国流动,这对其他国家的投资造成不利影响。如果美国政府大力减税、大幅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资、积极鼓励美国公司生产回归,美国经济增长可能会有明显提升。但美国这样强力推行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必然会引起许多新的矛盾,为世界市场增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导致稍有好转的世界经济复苏势头又被削弱。

预计2017年的世界经济形势将比2016年有所好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7年世界经济增速为3.4%,世界银行最新预测为2.7%。发达国家经济增速会略有提升,但对拉动世界经济的贡献仍然较小。其中,美国经济在“特朗普新政”的刺激下可能会略有起色;欧元区经济由于市场信心下降等影响,不会明显好转;日本安倍政府“三支箭”都已射出,货币政策几乎用尽,经济将继续低迷。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预计将提升到4.5%,其中中国经济稳中向好是一个重要因素。印度经济将继续维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东盟国家的经济将有比较明显的改善,拉美国家可能会从负增长转为正增长。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会有所上升,巴西、俄罗斯经济有望一改收缩局面,出现正增长。随着世界经济总体形势好转,预计国际贸易形势也会有所好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7年国际贸易增速可能会达到3.8%,由此扭转连年低于世界经济增速的状况。

近20年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迅速提升,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动力与活力的重要源泉。当前,尽管发展中国家经济正在经历艰难调整,但总体而言,它们的增长速度仍大大高于发达国家。特别是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2016年的经济增速是世界经济增速的2倍多、发达国家整体经济增速的4倍多,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

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为尽快走出低增长、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努力。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为世界经济开出了一剂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药方。

向创新要动力。从根本上说,这次危机经历如此长时间的调整,主要是因为新旧增长动能还在转换中。科技进步、人口增长、经济全球化等过去数十年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先后进入换挡期,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上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提供的动能消退,新一轮增长动能尚在孕育。当前最主要的问题是,世界经济缺乏较强的增长动力。要想提升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唯有把握创新、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数字经济的历史性机遇,向创新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这是国际社会形成的一个共识。新技术发展推动新一轮产业革命蓄势待发,这一方面会创造大量富有活力的新经济形态,另一方面会推动生产率大幅提升。当今技术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新技术的扩散性比以往强得多,不仅仅局限在发达国家,也会很快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扩散,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链。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提出世界需要创新增长方式、通过《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制定《2016年二十国集团创新行动计划》等,都是推动世界经济走出危机阴影的关键举措。

顺应开放的大趋势。新技术的发展必然会让世界更加紧密地连接起来,国际生产分工将越来越深化,企业的经营将越来越以世界市场为依托。拿美国来说,在采取吸引本国企业回国生产的措施后,会出现一些企业的部分生产回到本土。但企业大规模回流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它们难以在本国建立完整的生产供应链,即使建立了也会使自己的产品失去国际竞争力。因此,世界市场开放是一个大趋势,市场开放必然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的:“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对一国来说,开放是必然选择;以邻为壑不仅无法摆脱自身危机和衰退,而且会压缩经济发展空间。然而,仅仅靠市场开放并不能解决经济发展的所有问题。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少还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各国制定协调、平衡的经济社会政策;二是改善综合环境特别是提升基础设施与人的能力,促进世界市场有序和渐进开放。

协调各国经济政策。在国际经贸合作方面,发达国家致力于推动建立新的高标准经贸规则,发展中国家则关注综合发展环境的构建。世界经济要行稳致远,既应坚持协同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又应坚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提出世界经济联动与包容式发展。联动意在实现各国经济政策上的协调,维护开放与合作的大环境,实现共同发展;包容意在让各方都有参与和发展机会,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收入和财富分配公平,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世界人民。这样,世界经济才更可持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说,以往的经济增长只惠及了少部分人,经济全球化必须有所改变,不能再像过去所看到的那样,增长主要由贸易来推动,而是要考虑到包容性。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联动与包容式发展的范例,它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与沿线各国和地区发展规划和需要对接,通过基础设施、开放的产业园建设等改善当地的经济发展环境,构建开放合作的新型框架。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研究学部主任)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