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兴:法学研究应强化中国问题意识(3)

张广兴:法学研究应强化中国问题意识(3)

如何着手研究中国问题

其一,要了解中国,了解社会,了解人们的观念、经济文化道德水平。要关注现实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式,关注中国的文化以及风俗习惯。这是研究的基础,需要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法学界已经有人在做这样的工作。其他学科的实证调研材料也可以利用。通过实证研究,才能摸清中国问题有哪些、形成或者影响的因素有哪些。也只有如此,我们在研究的时候才不会对问题做孤立的研究,才能够顾及中国特有的社会因素,具有全局视野和做顶层设计的意识和能力。

其二,解读法律。我国已经制定了许多重要的法律。例如在民事领域,虽然尚无完善的民法典,但单行法也大致齐备。比较可知,我国的法律规定和外国有许多不同。我们要运用法解释学的方法,分析法律规定的基本含义,分析法律规定隐含的精神及其目的,研究我国的法律规定为什么和外国不同。我国法律的规定是否合理,需要从中国的现实出发去分析、判断,而不能拿外国的法律制度和理论作为正误的判断标准。

其三,研究案例。从广义上说,案例研究也属于实证研究。案例被称为活的法律。案例研究能够加深对中国法律的理解。我国的法律有许多规定比较原则,法官在适用过程中对法律进行解读,从而使法律成为活生生地发挥社会效用的规则。而这种解读直接影响中国的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另外,我国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风俗习惯各异,法律的适用也会有所差别。通过研究案例,我们可以辨别哪些法律适用违反了法制统一的要求,哪些变通是合理的、可以接受的。

其四,检视法律实施的效果。法律的价值在于实施。检视法律的实施效果,需要足够多的素材,要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我们现在对法律的一些评论或者批评,是建立在逻辑推理之上的。这种推理往往又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但经验毕竟是过去的判断,有其局限性,而且每个人的经验不同,结论也就会有差异。法律制定得是否合理,需要经过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一部法律或者一个规定刚刚制定出来,就加以评论,往往并不可靠。因为研究者很可能并不比立法者高明。

总之,我们要研究分析中国法律中的中国元素,分析其中内含的当下和最近的、将来的合理性。提出我们的结论和建议时,要有更多的建设性,考虑在哪些问题上需要体现、保留甚至加强中国元素,以形成中国自己的法律理论。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