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条标准,就是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站稳政治立场。
党性原则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是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方面。党性原则不仅要讲,而且要理直气壮讲,不能躲躲闪闪、扭扭捏捏。
对于党刊来说,如何坚持党性原则呢?
一要铭记党刊姓党。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必须抓在党的手里,必须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媒体格局如何变化,党管媒体的原则和制度不能变。
二要铭记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这是党性原则的根本,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推进治国理政各项事业的一条根本经验。坚持党性原则,必须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报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新闻网站的所有工作都必须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要增强看齐意识,自觉向党中央看齐,自觉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自觉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要增强战略定力、站稳政治立场,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诱惑干扰面前,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决不能发表同党中央不一致的声音,决不能为错误思想言论提供传播渠道。
三要把“党”字铭记心中。我们常说,有为才有位。作为党刊人,我们的为在哪里,位在哪里?党刊人的为,就在于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刊人的位,就在于切实搞好思想理论传播,努力使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党刊因党而立。没有党,哪有党刊?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我们党刊人,要以此为存在感。党刊因党而兴。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既是党员和人民之福,更是党刊工作者之幸。我们党刊人,要以此为幸福感。党刊为党而谋。“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使党的主张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成为时代最强音。
第三条标准,就是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强化政治担当。
舆论导向,是左右人心的风向标。舆论导向正确,就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舆论导向错误,就会动摇人心、瓦解斗志,危害党和人民事业。这个风向标,一定要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中,掌握在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中。
对于党刊来说,如何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呢?有人说,我们不是媒体,不涉及舆论导向问题。这样看问题,未免有些狭隘。事实上,舆论导向的背后,是思想理论问题,是意识形态问题。党刊主要是搞党的思想理论宣传的。可以说,党的思想理论宣传,不但决定着并深刻影响着正确舆论导向,而且是更深层、更根本、更具有决定性的导向。
一要始终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有利于”。坚持以正确舆论引导人,做到所有工作都有利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推动改革发展,有利于增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讲导向,这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导向。
二要处理好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体现党的意志就是体现人民的意志,宣传党的主张就是宣传人民的主张,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坚持党性,新闻舆论工作才能有明确的立场和指向;坚持人民性,新闻舆论工作才能获得活力源泉和动力根基。只有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两者在实践中高度统一起来,才能确保新闻媒体始终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少数人服务。新闻媒体要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更好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三要处理好党性和真实性的关系。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事实是新闻的本源,虚假是新闻的天敌。我们党,以人民利益为根本依归,以实事求是为思想路线,党性原则与真实性追求是高度统一的。讲党性,就必须求真求实,是真实性的根本保证。真实性又是党性在新闻舆论工作中的体现和贯彻。如何做到两者的高度统一呢?那就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不能根据愿望来描述事实,同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搞清楚是个别真实还是总体真实,不仅要准确报道个别事实,而且要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
四要处理好网上网下“两个舆论场”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网上网下“两个舆论场”必须统一成融合发展的一个舆论场,必须都要无一例外地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一把尺子量到底”。党管媒体,不能说只管党直接掌握的媒体。党管媒体是把各级各类媒体都置于党的领导之下,这个领导不是“隔靴搔痒式”领导,方式可以有区别,但不能让党管媒体的原则被架空。要把党管媒体的原则贯彻到新媒体领域,所有从事新闻信息服务、具有媒体属性和舆论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都要纳入管理范围,所有新闻信息服务和相关业务从业人员都要实行准入管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