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乡镇服务能力,要确保“三顺”

提升乡镇服务能力,要确保“三顺”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意见》的出台体现了中央高度重视乡镇政府服务能力的建设,在充分肯定乡镇在服务基层群众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面对改革开发的深入推进和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沉重任务,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实事求是处理好乡镇这个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和社会矛盾的集聚点的“神经末梢”的服务功能,切实提升乡镇服务群众能力,促进基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1.气要顺。一是要强底气。乡镇政府作为党和政府为群众服务的延伸,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前哨”,服务范围最广、人数最多、距离最近,承担着精准扶贫、种粮补贴等各项惠民政策惠及每一个群众的重大责任,是中央、省、市、县“上面千条线”的重要承接着,不是可有可无、可大可小,乡镇要切实增强自身工作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增强服务底气。二是要接地气。乡镇的职能大多数是服务民生、落实决策、上传下达,接不接地气决定了乡镇工作的实效性,接地气就是要彻底丢弃衙门作风和官老爷姿态,扑下身子、深入农家田园、关心群众一日三餐、劳教保医,在点滴中滋润群众心田。三是要扬正气。基层群众整体文化水平不高,极易受到不良舆论的诱导,对现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多有不理解,甚至盲目抵触、轻视,基层工作要出彩离不开群众的理解、参与和支持。乡镇要充分发挥职能,加强宣传引导,将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以群众的语言精心解读,正面引导群众,让正气在乡镇飘扬。

2.人要顺。“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乡镇更是人才的淬炼场,更是各级领导干部看清中国、读懂中国的最佳窗口。一方面,进口时配强。乡镇工作千头万绪,工业、农业、计生、信访、综治、扶贫等等涉及方方面面,对乡镇干部的工作能力和素养要求高。要建立符合乡镇实际的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机制,加大从基层大学生村官、村干部中选取对农村工作熟悉、了解农村实际、群众诉求的干部,确保各项政策在落实过程中不走偏、不越轨,符合群众利益。另一方面,出口时选优。在县域范围内,农村工作是重中之重,发展好了农村就发展好了县域经济,要优先提拔重用有作为、有能力的乡镇干部,给乡镇干部更高的平台,将自己的农村工作经历和好的经验推广到全县、市,更好地指导乡镇工作,形成一种鲜明的用人导向和良性循环。

3.关系要顺。对上突出“服从”,也要重“创新”。《意见》提出,要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步伐,着力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扩大乡镇政府服务管理权限,对直接面向群众、量大面广、由乡镇服务管理更方便有效的各类事项依法下放乡镇政府。乡镇不折不扣落实上级精神是理所应该,也是要求所在,但是乡镇情况千差万别,一个文件不可能涉及所有特殊情况,这就要求乡镇要结合自身实际,切记本本主义、生搬硬套,尊重群众意愿,创新工作,创新服务,确保每位群众的诉求得到回应。对下突出“服务”,也要重“引导”。服务是本、服务是根,乡镇的基本职能是围绕群众利益,做好服务,群众的需求是乡镇工作的导向。同时,基于乡镇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受教育水平整体低下、留守儿童多、贫困人口多、闲散人员多等现象大量存在,不稳定因素也不同程度存在,这要求乡镇加强乡镇行政执法改革,推动行政执法重心下移,探索乡镇综合执法的有效形式,开展综合执法工作,维护基层稳定,在政治思想、产业发展、教育卫生等方面,利用各种渠道,加强对群众的正面引导,引导群众积极向上、思想认同、自强不息。

(作者单位:湖北省京山县人民政府)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QQ交流群531249826,大学生交流群: 522415122。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