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到我们今天的现实。
中央一再提出,我们要有问题意识。今天,我们的问题意识是什么?就是从现实主义出发,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缺少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我们知道,工业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大型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它对投资的要求是巨大的。比如一个晶片厂,就是信息技术使用的集成电路,因为集成电路越来越大,集成度越来越高,工艺也越来越复杂,所以工厂投资是翻着跟头往上涨。就是说,工业化的到来为资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使资本成为一个影响社会、任何人都不能忽视的力量。改革开放在政治理论上一个巨大成果就是认识到了中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说,我们的发展程度、人民的觉悟水平离真正的社会主义还有一段距离。这样我们要优先发展经济,通过经济发展来促进社会主义从管理到社会文明方方面面的进步,推动我们社会文明程度迅速提升,这样我们才能从一个初级社会进入到真正的社会主义发达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就不可避免地要利用资本,与资本合作。因此,改革开放之后,我们沿袭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采用的和资本合作的方式。
既然要利用资本,我们就要了解资本的厉害之处是什么,在这我想以杜勒斯为例。大家知道,“和平演变战略”就是杜勒斯提出来的,他不是拍着脑瓜自己这么一想,他是有一定的依据的。在这方面,我个人认为他的依据就是说新兴社会主义国家都是从农业国开始的,还没有进入一个发达的国家。在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过程中,需要资本,需要资本那我就有用武之地。只要用了资本,他就不愁分化不掉你,因为资本瓦解社会、分化利益群体的本事和能量是巨大的。杜勒斯就坚信,只要进入工业化社会,只要把对资本的需求提上日程,他就不怕你不变,他是出于这么一种想法,并且明确提出“要将中国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表中国第三代或第四代身上”,“创业”这一代我们是打不过了。
造成苏联解体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由此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被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历史教训。我们要汲取这个教训,怎么汲取呢?应该汲取哪些具体内容呢?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发展的三大要素发生了有利于劳动群众的变化,为劳动群众驾驭资本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我们要学习好、掌握好驾驭资本的本领,只要我们把资本驾驭住了,资本是可以为人民的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我说这个话还是有些依据的。比如说中国在50年代,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我们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赎买政策。之所以赎买,没有采取没收政策,就是因为中国资产阶级有两重性。毛主席分析了,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资产阶级有反抗帝国主义这一面。作为一个大政治家,毛主席就领导我们怎么去发挥资产阶级的所长,克服他的所短。所长,就是我们要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去共同反抗帝国主义的压榨剥削;抑制所短,就是说资本家都是唯利是图的,我们要利用政府的力量,利用政治的力量限制资本,不能让它无限制地剥夺劳动群众权益,压榨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这样我们就能够很好地利用这些消极因素共同推动经济的发展,这是我们在50年代很成功的一个经验。
改革开放之后,一定程度上我们继承了这个思想,利用资本、驾驭资本,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发展。虽然也有一些问题,但是发展是主要的。我国能够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发展到今天,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上各个大的跨国集团都能到中国来工作,为什么?经济全球化促使技术、资金和市场这三个经济发展要素的顺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生了有利于劳动群众的变化,更确切地说应该发生了有利于中国的变化。大家知道,最早我们用的火柴叫洋火,为什么?因为是西方人发现的。我们是用火石打火,西方发明了打火机,有了生产技术,他的产品就充斥全球了。等到第二阶段,技术广泛普及,各种技术方案都有。有了钱就可以推广技术,资本的重要性就上升了,排在了技术的前面。比如硅谷。搞新技术人多了,各种各样的技术方案都有,能不能把它做出来?那要靠资本,没有资本什么都做不成。等到资本主义充斥了全球,市场经济在全球都实现了之后,没有新的领地要开发了,这个时候,发展取决于消费,有人消费,工厂才能开工,才能生产,只有开了工,产品卖出去了,才能实现利润。所以到今天,当市场经济在全球都实现了,跨国公司产品也已经销售到世界各个角落之后,谁拥有市场,谁就有了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中国首先人口多,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大家知道近些年,在手机领域有那么一句话,就是什么新发明都得先在中国实现,在中国实现了就可以在其他国家实现。我们国家现在已经产生了这么大的作用,在这个领域,就是谁拥有市场份额,谁就主导经济发展,在我们这已经可以说是初现端倪。在三大要素顺序上出现变化之后,或者说出现有利于我们的变化之后,我们就更需要依靠党的领导来发展经济。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