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和鱼玄机的师生恋(2)

温庭筠和鱼玄机的师生恋(2)

温庭筠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他的为人遭到王国维、李冰若等人的批评呢?

关于温庭筠,在历史上的记载不多,《旧唐书》、《新唐书》有一点,但不详细。《旧唐书? 温庭筠传》中说,温庭筠“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说他懂音乐,熟悉管弦吹奏,专门写一些不正经的、香艳的词,不过是淫词艳曲而已。在为人方面呢,《新唐书?温大雅传? 附庭筠传》里说温庭筠这个人“薄于行,无检幅”,也就是说他在生活作风上很不好,不守规矩,为人不够检点,比较轻浮。晚唐以后的一些人在杂记、笔记里有过一些记载,基本上说他是个浪子,多次参加考试,就是不中,一生都没有考取进士。从55 岁起,温庭筠便绝了考进士的心思,不再涉足考场。直到晚年才做了几天小得不能再小的官。在仕途上,温庭筠一生不得意,所以就写词来派遣和寄托。

《唐宋诗词鉴赏》(北京大学出版社,王步高主编)对温庭筠的介绍大致如下:温庭筠 ( 约812—870 ? ),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 今山西祁县) 人,排行十六。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

种种记载表明,温庭筠这个人名气大,才华横溢,《北梦琐言》说温庭筠“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八叉手而八韵成”,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将手叉八次,这么短的功夫——比抽根烟的时间短多了,一首八韵诗就大功告成了。历史上有个曹植,能七步成诗,无非是夸他文思敏捷,但真正论敏捷,“八叉手而八韵成”的温庭筠,恐怕再没有第二人了。所以,有人就送他一个外号叫“温八韵”(又称温八叉)。

温庭筠的诗写得也不错,与李商隐齐名。温诗的特点是“清婉精丽”,他在《商山早行》诗中有这么一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成为不巧的名句,流传至今。相传,宋代大儒欧阳修很赞赏这一联,钦佩不已,欧阳修曾自作“鸟声茅店雨,野色板桥春”,但写出来之后,他才知道,这意境无论如何也达不到温诗的原意。

温庭筠是“花间词派”的祖师爷,但名声不好,经常出入歌楼妓馆、纵情声色,他还特别傲,处处以才子自居,这一点有点像宋代的柳永。温庭筠行为不检点,又经常写文章讽刺权贵,所以官员们很少有人喜欢他,他屡受排挤。

他的一生到处漂泊。据考,温庭筠幼时已随家里客居江淮,后定居于鄠县(今陕西户县)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自称为杜陵游客。他不受羁束,纵酒放浪,一生坎坷,终身潦倒。《唐才子传》云“竟流落而死”,最终郁闷而死,晚景十分凄凉。

梦 江 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这是一首女人盼望丈夫(也可能是情人)的词。你看她,早晨起来,刚刚梳洗、打扮罢,就急着去等待。怎么等呢?她独自倚楼,望着茫茫的长江水。江上百舸争流,她爬上高高的望江楼,怀着喜悦和希望,看着远处一艘艘挂着帆的船开过来,一艘又一艘靠岸,但走近才发现不是。数了一艘又一艘,结果呢?“过尽千帆皆不是”,望尽所有的归船,没有一艘是载他的航船。满怀希望地等待,却总是落空,希望一次次破灭,相思一次次成空,等待总归虚无。落日的斜阳映在汹涌的江面上,江水悠悠地流淌。凝望着他们分别的地方——那开着白花的小洲,辛酸不已,不禁让人柔肠寸断!

“过尽千帆皆不是”,这有点像中国版的“等待戈多”。抛开作者的人品不论,就词论词的话,其意境确确实实有点接近屈子《楚辞》中的一句:“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至少我会产生类似的联想。甚至后来的北宋天才词人柳永还从温庭筠这首词里受到启发,写出这样的名句:“想佳人椅楼长望,几回天际识归舟。”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能出……”温庭筠给人的感觉就是能够“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他的词能让人产生无数的联想。

温庭筠写相思,写幽怨,其实也写他自己。中国古代有一种说法,叫“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就是说,知识分子也像女子一样,命中注定是个依附者,等待那个欣赏自己的人出现,等待一个了解自己的人,愿意为他那样的人而死。“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意思就是等待皇上或者某个高官的赏识,从而得到治理国家的机会。等啊等啊,有时候,“过尽千帆皆不是”。《水浒传》里阮小二说,“我这一腔热血要卖给一个识货的。”孔子也说,“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论语? 子罕》)孔子也在等待一个“识货”的人,希望被任用。

女人的等待常常成了“等待戈多”,戈多总是要来了,但总是没有来。知识分子等任用也是如此。

知识分子始终有这种等待的愿望,但这种等待常常落空。那又怎么办呢?还有另外一种安慰,那就是:“兰生幽谷,不为无人而不芳。”意思是说,一朵兰花,一出生就在一个寂寞、幽静的山谷里,很少有人光顾的地方,那么,这朵花还开不开?她会不会因为没有人欣赏而不开花、不飘香了呢?不会。她不是开给人看的,开花和飘香对于她来说,是很自然的,是必须的,和有没有知音没有关系。正如陶渊明所说,“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我追求我的理想,过我自己想要的生活,倘若一路上没有任何知音,那又有什么可悲的呢?没有关系的。

温庭筠的这首词《梦江南》,短短几句话,却能给人无穷的遐想。我们说这首词好,那不是随便说的。我们可以拿写相思、写爱情、写等待的词,来对比一下。

菩 萨 蛮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这是敦煌曲子词。词特别好懂,写的也是热恋中的情人山盟海誓的话。我用今天的话“翻译”一下,大意是:枕前发尽千般愿,说要休掉我、要和我分开,除非是第一,青山腐烂;第二,水面上浮起了秤锤;第三,黄河彻底枯竭;第四,参星和辰星同时在大白天出现;第五,北斗回南面;第六,太阳在半夜三更升起。

这样的词,朗朗上口,热情奔放,作为民歌,那是相当好的了,但是谈不上什么境界,就是大胆示爱,山盟海誓,如此而已,和温庭筠的词比起来,它的境界高下就显而易见了。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