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醉听着贾金南絮絮叨叨地哭着骂着,心里也很难受。轻声说:“辛苦你了,把戴老板抱到屋里去吧。”
当晚,上海办事处主任李崇诗买了一具楠木棺材运到南京。装殓时,因戴笠的面部完全烧毁,由殡仪馆的技师按照他生前的照片,制成一副假的面具套上。
戴笠刚死去,尸体尚停在南京办事处,军统内部就发生了争权夺利激烈的斗争。以郑介民、毛人凤、唐纵三人为首的特务头子,形成了军统内部的广东、浙江、湖南三派。广东籍的大特务和曾经留学苏联与一向在二厅搞军事情报活动的都集中到郑介民这一方面;原在军统内部工作与江山籍和各个特务训练班毕业的都被毛人凤拉到手上;湖南籍的特务和过去对毛人凤不满,与郑介民关系不深的都投到唐纵这一方面。
国民党内部一些上层人物中,除极少数的几个如宋子文、何应钦、胡宗南、汤恩伯等对戴笠死后的军统仍然支持外,其余多借此机会对军统不遗余力地攻击。如陈诚,一向不满军统和戴笠,公开骂军统特务横行不法,说军统领导的特务武装是游杂部队,要全部编遣,不承认军统局自己提升的特务们的军阶。孔祥熙因戴笠杀了他的亲信林世良,不但恨戴笠,也不满军统,公开提出要缩减军统的费用。再加上过去一直与军统争宠信、争权利的CC系和中统特务、宪兵等,也趁此机会群起责难。蒋介石虽一再出面袒护,终因过去目标太大,得罪国民党内部的人太多,最后毛人凤不得不接受郑、唐两人意见,提出缩编计划,实行汰弱留强。军统最后改组为“保密局”,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一生聚宝转眼瓜分殆尽
1946年夏天,随着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的撤销,这块恶名昭彰、遗臭千年、染满革命者血迹的“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招牌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坑里。1946年6月,毛人凤带着一部分内勤特务迁回南京,军统局在重庆正式成立“结束办事处”,由军统副主任秘书张严佛任主任,处理善后事宜。军统组织在戴笠死后约一年左右,宣告撤销。
除了争夺权利,对戴笠死后留下来的财产也带来了一场瓜分狂潮。
戴笠珍爱的三样东西是学生、手枪和汽车。抗战中期,他除了继续开办特务培训班外,还从儿童开始培养。1941年戴笠去东南视察时带回重庆100多名难童,准备从小培养他们,取名“少年模范队”,先让他们学习普通小学课程,逐步进行思想训练,准备五六年之后再进行特务技术训练。还没有等到这批孩子长大,戴笠已死去。郑介民和毛人凤感到花费时间太长,不久将这批孩子遣散了。
由于戴笠爱手枪,他的一些朋友、部下常常送他手枪。多年来他得到不少精致的手枪,都由他亲自保管,放在杨家山公馆的小仓库内。其中有用纯金制成外壳、镶着象牙柄的一对马牌手枪,英国出品、用手工制成、嵌有金丝盘花纹的勃郎宁式手枪,以及用不锈钢精制的强力式、美国制造的长管无声手枪等,共有二三十支。总务处有个由他设计修建的仓库专门存放手枪。他每次散步到仓库附近时,总要叫军械股长何铭打开仓库,进去看看那一排排擦得干干净净,挂得整整齐齐的手枪,才满意地离开。戴笠唯一会送给他人手枪的机会,是在一些为他卖过命的特务见他时,给他们一支手枪和一点钱。戴笠死去后,这些手枪都被一些大特务们瓜分掉了。
戴笠手上最引人瞩目的就是众多的好车。军统给郑介民、唐纵、毛人凤乘坐的都是些又老又破的车。毛人凤因在军统局办公,还可以轮流用公用的车辆,郑、唐则对此极为不满。唐纵在沈醉从南京收拾戴笠尸身后,赶回重庆向局本部报告情况时,提出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两辆好汽车。戴笠在世的时候,军统局的处长都没有专车,他死后每人都分到一辆。戴笠对汽车的使用虽然控制得很严,甚至蒋介石派到军统负责会计财务的经理、处长徐人骥的儿子在重庆结婚,想借戴笠的好汽车用一天,他都不肯。可是重庆稽查处、特务总队等进行搜捕工作,或押解政治犯时,戴笠不但马上答应派车,还叫沈醉派他的好车,要多少就多少。戴笠由于爱汽车,又不懂开车,对为他开车的司机和专门为他修车的技工都非常好。他对为他开车多年的老司机华永时特别喜爱,除了经常给钱,还送华的儿子读中学,学费由军统报销。对在军统汽车大队修车所的熟练技工杨根宝,戴笠也经常去找他聊上几句,以示宠爱。
除了军统内部人员的争夺外,戴笠的儿子戴藏宜也以自己“嫡长子”的身份,卷入了对父亲财产瓜分的闹剧。自从被父亲严令回到家乡,戴藏宜就没有出来做过什么事,倚仗父亲势力,在家乡无恶不作。他在江山县办一所小学,自任校长,对在该校工作的女性,甚至连亲戚也要蹂躏。戴笠在世时,特务们对他还客气一点;戴笠死后,特务便对戴笠的家人变得冷淡起来。
在瓜分戴笠的财产时,戴藏宜以为可以大捞一把。他非常想得到戴笠的两辆派克牌汽车和别克牌汽车以及戴笠在上海法租界的花园洋房。结果不但郑介民、毛人凤等同他发生冲突,连军统南京办事处处长李人士为了争夺一辆派克牌汽车,几乎把他扣押。戴笠的棺材还停在中山路灵堂,戴藏宜就跑去抚棺痛哭,还告状告到了蒋介石面前,要求重新调查戴笠去世的真相。查来查去始终找不到什么线索,只得作罢。派克牌汽车还是被李人士拿走了,沈醉另外给戴藏宜找了一辆别克牌汽车了事。
戴笠的母亲蓝月喜一直不知道戴笠已死的真相。毛人凤一直模仿戴笠口气,逢年过节向她发电报祝贺,以造成戴笠仍留在人间的假像,以免她伤心。
1953年年初,一直不能忘怀于戴笠的蒋介石,在台湾站稳脚跟后,开始寻找戴笠遗属,命令毛人凤不惜代价将戴笠遗属和后裔从大陆接到台湾。直到今天,戴笠的后代已经完全没有了昔日的光环,隐没在人群中,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