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水源涵养地40万村民如何脱贫(3)

京津水源涵养地40万村民如何脱贫(3)

圣佛庙村 韩春峰:五旬老汉获新生

群山环抱,翠绿成荫。论自然风貌,地处平泉县西部的圣佛庙村不比围场逊色多少。

在当地,水产、林果、食用菌等产业已有多年的发展。但由于规模有限、亮点不足,困扰了产业的壮大。截至去年,圣佛庙村尚有63户209口人处在贫困线以下。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北京的企业站了出来。2016年3月,北京恒港农业科技公司相中了圣佛庙村,投资1.2亿元建设了占地120余亩的恒港产业孵化基地,培育、种植欧李产品。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过去,贫困地区有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农民越贫,越是“等、靠、要”。随着圣佛庙村特色产业的兴起,村民的思想改变了,开始主动要富。“恒港公司到我们村后,以前在家待着的老乡,不少都出来打工了。”圣佛庙村党支部书记郑国连说。

今年56岁的村民李玉兰,全家一共7口人,老伴儿和儿子都在北京务工。原本在家看孙子的她,听说恒港公司在圣佛庙村招工,待遇还不错,也动了心。去年3月底,李玉兰正式到恒港产业孵化基地做食品加工工作,不到一年时间就挣了2万多元。

李玉兰开玩笑地说,“在恒港,我也是上班族了,早出晚归时间有保证。”

恒港基地的领工,是圣佛庙村村民韩春峰。最忙的时候,他要带领300多人的施工队在基地工作,负责建厂施工、育苗管理等等,每月收入能达到3000多元。

聊到这一年的变化,眼前这位1米7多的大汉几度哽咽,“过去家里贫困,没有收入,妻子在床上躺着,我空有一身力气,一点儿劲儿都使不上。”

原来,韩春峰是村里的特困户、低保户,妻子几年前的一场大病,让他不得不守在床前寸步不离。作为家里唯一的劳动力,韩家一下子“因病返贫”,变成了零收入家庭。当时韩春峰的两个儿子,一个在上大学,一个在读高中,正是需要钱的时候。“那几年的感觉,就像泡在井里,什么希望都没了。”

恒港公司落户平泉县时,韩春峰的妻子刚刚不幸离世。承德市驻村扶贫工作组和村两委了解到韩家的难处,多次找他谈心、做工作,把处在低谷中的韩春峰“捞”了出来。

在55岁的年纪,重新获得了“新生”,让韩春峰内心感慨颇多,“国家政策再好,关键在于实施。实施的人,太好了!”用他的话说,生活又有了奔头儿,“如果公司需要我,让我再干20年都行!”

如今,一排排玻璃大棚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曾经漫山遍野的小野果成为百姓致富的新产业。经过一年的发展,恒港基地以“支部+企业+基地+农户”模式,使首批16户欧李农家小院与北京对接,帮扶28个贫困户劳动力实现了优质就业、稳定就业。

“我们依托天然的环境,通过招商引资,在村里打造了‘中国欧李小镇’亲情式乡村种植体验园,在为人们打造清幽自在田园空间的同时,实现了当地百姓的脱贫致富。”郑国连说。

郑国连介绍,欧李小镇将在未来五年完成“国家级农业高科技产业园”、“中国欧李之乡”、“中国欧李文化园旅游景区”、“京津冀农产品基地”和“全国首家家庭农场示范区”的评定,形成集项目研发、种植、生产、交易、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产业集群,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基础。

记者手记

脱贫攻坚党旗红

北京,幽燕之地,首善之区。可是,许多北京市民都不知道,环绕这座城市的,还有连片的贫困、特困地区。

河北省划定的10个深度贫困县,承德市占了3个。截至目前,仍有7个贫困县、718个贫困村、38.1万贫困人口殷切希望早日脱贫。

根据承德市确定的“脱贫摘帽、全面小康”的目标,到2018年年底全部实现脱贫摘帽,2020年年底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任务繁重与时间紧迫的矛盾十分突出。

为了摘掉扣在承德几代人头上的穷帽子,承德市谋划了“一抓三促奔小康”基层党建思路,狠抓基层党建第一责任落实,以基层党建促生态、促发展、促和谐;设计了“脱贫攻坚党旗红”活动载体,着力把基层党建活力转化为脱贫攻坚动力。

紫塞大地上,堡垒示范、致富先锋、能力提升、能人返乡、结对帮扶这“五大工程”正火热实施,一个个农村党组织成为了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创新了“政银企户保”,园区带动“三零”(零成本、零投入、零距离就业)等精准扶贫模式。

支部堡垒强不强,党员合格不合格,脱贫战场见分晓——“弘扬塞罕坝精神”、“向李保国、范振喜同志学习”、“基层党风清洁行动”等特色专项行动,激发了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热情,脱贫攻坚步伐进一步加速;宽城满族自治县汤道河镇金杖子村党支部书记金秀贵、滦平县古城川村党支部书记苏继文、平泉县松树台乡苏杖子村普通党员刘国玉等一大批模范人物纷纷涌现,始终冲在脱贫攻坚战的最前列,成为脱贫攻坚党旗红活动中的优秀典型。

其始不立,其卒不成。承德市市委书记周仲明去年以来七次到贫困村走访调研,他说:去年脱贫攻坚党旗红活动之所以取得良好效果,一是抓住了基层组织这个“牛鼻子”;二是培育了党员干部这个“领头雁”;三是激发了广大群众的“内驱力”;四是凝聚了社会帮扶的“大合力”;五是强化了组织推动这个“总引擎”,各级干部群众把脱贫攻坚的使命抓在手上、扛在肩上。

在加速脱贫攻坚行动的同时,承德一肩挑起了京津冀水源功能涵养区、首都生态绿色屏障的重任,实施了“再造三个塞罕坝、京津风沙源治理、创建绿色矿山发展示范区、净水行动、滦潮河流域综合治理”等一系列生态工程,同时严格的环境准入和禁牧、禁伐、节水政策措施,间接加重了脱贫攻坚的难度。

然而,脱贫攻坚路线图已经绘就,使命担当重任在肩。即便任务艰巨,承德仍然步履铿锵,在脱贫攻坚路上坚定迈进。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