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及其特征(3)

2016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及其特征(3)

——基于权威期刊统计样本的分析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新重点

在2016年的前20大热点中,经济结构性问题表现得特别突出,不仅涉及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收入结构、国内外经济结构等宏观经济结构问题,而且涉及就业结构、企业融资结构等中微观结构性问题。

结构性问题成为学界的研究重点,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虽然有周期性和总量性的问题,但最根本的还是存在一些重大的经济结构失衡问题。一是产业结构的中低端化,使我国产业在人工成本、资源成本、环境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失去国际竞争力,被其他发展中国家挤出市场;二是技术结构的中低端化,致使经济发展缺乏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支撑,阻碍了我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三是城乡结构二元化不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四是区域经济结构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受阻,抑制了新经济增长极的突破与形成;五是经济与自然的结构失衡,加重了资源环境的承载力,不利于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六是制度结构还不够完善,新一轮改革的制度红利还没有充分释放出来。因此,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成为引导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方向发展的主线。

防范金融风险成为新着力点

金融秩序与金融安全问题从2015年的第22位上升到2016年的第14位,前进了8位,首次进入前20大热点。学界对金融安全问题的强烈关注,源于2008年以来我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熨平我国经济周期,采取了一系列宏观经济刺激政策所带来的金融风险。这主要表现在:一是货币发行量过大,M2/GDP从1.51上升到2.08,加大了产生资产泡沫的风险。二是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但监管机制尚不完善,存在监管不到位的风险。三是房地产泡沫严重,隐含着巨大的泡沫破灭风险。四是地方债务风险。地方债务余额高企,隐含着巨大的地方债务风险。五是企业债务风险。标准普尔2015年6月发布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债务规模14.2万亿美元,占全球三成的份额。六是家庭债务快速增长。因此,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