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光庭是青词大家,其为斋主所作的青词大多收录于其著作《广成集》中,多为醮词,且以醮谢之词为主。其言辞富有文采,而且具有一定的感化作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种对现实的关怀,极大地弘扬了青词中的宗教意义,使得后世青词的创作大多受到杜光庭的影响。作为一种宗教文书,杜光庭创作的青词文辞清丽飘渺,具有浓郁的道教语言特征。并且,其诗词还通过运用大量象征和比喻的手法,将山川万物进行神秘化描写,以此来表达对宗教的感情和对神明的崇拜。杜光庭的创作风格是运用赡丽的语言打动神灵,从而达到向神灵谢罪、禳灾、祈求保佑的目的,以此来实现道教神仙信仰。这显示了青词作为一种宗教文体的主旨和内涵,同时,还具有很强的文学色彩。
此外,由于青词主要用于斋醮科仪仪式,文体还带有浓厚的仪式意味,这是青词作为一种宗教文化的另外一个特征。道教青词的基本语体是四六句式,因此,也被称为“四六金书”或“四六杂文”。其多用骈文文体,意味着青词的书写与创作有着一套严格的程式与规范。因为骈体文大多要求对仗工整,并且一定是韵文。而优秀的骈文还讲究文辞的清丽和用典的精准,以达到文章能够有言简意赅而又不失美感的效果。使文章便于诵读,读来朗朗上口,令人神清气爽。这些都很符合道教的气质,也符合青词作为一种宗教祝文的文体要求。而且,骈文是隋唐时期官方诰文的专用文体。运用这种庄严的官方文体来书写青词,不仅将这种敬呈天神的文书与一般的世俗表章作了区别,将其神圣化,而且还表达了对神明的尊崇之情。历史上,青词的上乘之作大多都是文学与道教义理完美结合的作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