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莫尔斯: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
音乐被称为人类的第二语言,七个音符演绎出变化万千的优美乐章,更神奇地是她可以超越各自独立的几千种母语,在全人类无障碍的交流。
把我们这些人联系在一起的,也是一种传递信息的神奇语言,也是世界通用且只有三种符号。1837年,美国画家莫尔斯,发明了用一种音调平稳时断时续的电信号来传递信息的代码,开启了人类早期数字通信的先河。
这种代码由两种基本信号和不同时间的间隔组成,两种基本信号是,短促的点信号和保持一定时间的长信号,专业术语叫“点”和“划”,读作“嘀”和“嗒”。点、划和间隔时间为,点=1t,划=3t,点划间=1t,数字(字母)间=3t,组(词)间=5t。用点划的不同组合表示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就是莫尔斯电码,这种传递信息的方式叫做电报。
使用英语的国家,可以用莫尔斯电码直接传递文字信息。在中国,由于汉字的特殊结构,收发电报不可能直接用电码表示文字,而是采用由四个阿拉伯数字代表一个汉字的方法,简称“四码电报”。
1844年5月,莫尔斯在华盛顿国会大厦最高法院会议庭里,用他研制的电报机,向64公里之外的巴尔的摩发送了世界上第一封电报,电文内容是《圣经》中的一句话:“上帝啊,你创造了何等的奇迹”。几十年后,人类发明了电话。
莫尔斯的科学创造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过程充满了传奇色彩。当时,火车和轮船已经发明了几十年,社会运行开始提速,人类迫切需要一种不受恶劣天气等自然条件限制,远距离高速的通信方式。1832年,已经担任美国画家协会主席的莫尔斯,在一次返回美国的轮船上,被同行的电学博士杰克逊神奇的电磁讲述所吸引,立志要完成许多科学家梦寐以求的用电来传递信息的梦想。
他从学习物理学、电磁学的基本知识开始,倾其所有投入到研究和实验中,期间因为经费不足,一度返回大学教授绘画,最终凭借他丰富的想象力和数年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41岁时获得成功。1858年,欧洲许多国家联合给莫尔斯一笔40万法郎的奖金。在莫尔斯垂暮之年,纽约市在中央公园为他塑造了雕像,以巨大的荣誉,来补偿曾使这位科学家陷于饥饿境地的过错。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