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国际> 正文

杨毅:推动中美两国安全关系的良性互动(4)

二、中美关系的前进道路是曲折的

我们也要看到,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不能因为中美两国元首的成功会晤就对中美关系特别是在特朗普任期之内的中美关系高枕无忧。中美两国关系涵盖诸多方面与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安全、文化、人文等各方面,两国之间存在广泛而日益增多的共同利益,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分歧,在某些问题还存在着潜在的对抗风险,它不是“非敌即友”的关系,“修昔底德陷阱”更不是中美关系的宿命必然。

在我们庆幸中美关系趋于稳定、中美两国元首的会晤取得成功的同时,也不能对今后中美关系掉以轻心。

经贸关系长期以来都是两国之间的“压舱石”,尽管目前汇率、知识产权、市场准入等方面存在利益矛盾,但是中美两国经济关系“相互依存”的性质是不会改变的。

在政治领域,虽然中美在许多问题上看法不一样,甚至存在利益冲突,但是在维护地区和世界稳定、安全等重大问题上,中美的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

但是,中美两国的安全关系则不容乐观。安全关系,特别是军事关系,是衡量国家之间关系的“高端政治范畴”,也是区分“敌、我、友”的重要标志。两国经济关系很密切,但是如果两国安全关系有矛盾,两国的关系就会不稳定。中国是韩国最大的市场,中国和美国是最大的贸易伙伴,但是在安全关系上,中国不搞结盟和盟国关系。反过来看,中俄之间的经贸往来总量远远低于中韩,但是中俄在安全关系方面有共同的利益,中俄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在两国经贸合作等方面也出现过问题,但这对两国关系没有颠覆性的冲击。中美关系起伏跌荡,而安全关系、军事关系在中美关系的不同阶段发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冷战时期,为了应对前苏联的军事威胁,中美两国的安全、军事关系曾经是两国关系破冰、建交的主要动力;苏联解体后,随着最大的军事威胁的下降,中国在美国的战略天平上的重要性减少,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定位发生变化,两国军事关系又在朝着“副能量”方向发展;随着中国的持续强劲发展,综合国力增强,美国对中国的关注也在增长,两国在安全领域内的关系存在着很大“零和”色彩。

尼克松访华

毛泽东与尼克松

从中美两国军事关系破冰建交的主要动力来看,当时尼克松访华,主要是面对如何应对前苏联,我们是为了解除和降低前苏联强大的军事压力。毛泽东当时提出“深挖洞,广积粮”和“备战、备荒、为人民”,而美国也面临着前苏联战略扩张的压力。那么,在这个共同的目标上,中美走到了一起。因此,中美两国建交的动力主要还是安全方面的。中美两国建交之后直至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前,两国的军事关系经历过“蜜月期”,两军之间进行了情报交换、武器装备引进、人员交流、训练等军事合作项目。当时中美两军的关系实际上仅次于美国同它的友好国家的水平,但是我国没有和美国结盟。随着冷战结束,美国对中国的战略需求降低,逐渐冷却了两国军事关系。1989年,中国平息了政治动乱之后,美国中断了两国军事关系。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我国坚持改革开放,成功打破了西方制裁。从上世纪90年代初一直到上世纪末,中国一直保持快速的发展,这让美国在军事上又加强了对中国的战略警觉。同时,美国还利用一些事件给中国制造麻烦,比较突出的是1995年美国允许李登辉访美。李登辉访美对中美关系的杀伤力非常大。1995年6月,李登辉在康奈尔大学作了“民之所欲,长在我心”的演说,宣扬所谓“台湾经验”,实际上就是在搞分裂祖国的行径。李登辉访美导致了两国关系的重大逆转。

为了反制美国利用台湾问题对我们的制约,同时也为了压制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1995年到199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包括导弹试射、登陆演习等。我国在1995年进行的军事演习规模很大,但是美国并没有做出太多的反省。1996年,我们又进行了一次导弹射击演习,这次发射导弹的弹着点正好在基隆和高雄附近海域,整个导弹弹道要飞越台湾本岛。这样一来,美国一下子就慌了。当时的美国国防部长佩里、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托尼·雷克三人,把当时我国国务院外办主任刘华秋接到了华盛顿谈话。美国为以防不测,部署了两艘航母到台湾海峡。实际上,中美两国进行了一场军事力量的较量、政治意志与政治智慧的较量。美国有一种说法,每当重大军事威胁、军事危机和政治危机发生时,美国总统首先会问他的顾问,最近的航空母舰在哪里。美国一出事,24小时之内第一艘航母编队必须赶到,48小时内第二艘航母编队必须赶到,72小时内一个整装空降师要赶到。美国对快速反应的要求很高。美国当时的国防部长佩里说,请不要忘记,美国拥有世界上装备最好和训练有素的海军。态度非常强硬。因此,1996年台海危机时,美国派出了“尼米兹”号和“独立”号两艘航母到台湾海峡。当时正好是3月份,国内正在开两会,时任榆林基地原司令员高元法少将就指出,如果谁胆敢进入台湾海峡,我们就把他们打个稀巴烂!当时的态势很紧张,美国也摸不到门。美国国防部官员曾找到我,他说,中国军队在台湾海峡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发射导弹,是鲁莽的、危险的、不负责任的,希望中国赶快停止演习。我当时就对他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自己家门口进行军事演习是天经地义的,是谁给美国权力到中国家门口耀武扬威?这个美国国防部官员当时问我,是不是真的要打台湾。我对他说,台湾同胞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震慑的是“台独”分子,而不是去打台湾人民。所以说,在当时那个紧张的时刻,中美两国的军事关系达到了一触即发的状态。

南海撞机事件险些把中美两军推向直接冲突边缘。2001年,美国前总统小布什上台后把中国定位为主要的竞争对手。4月1日,美国一架海军EP-3侦察机进入中国海南岛附近海域进行军事侦查,中国两架战斗机对其进行监视和拦截,随后发生了撞机事件,中国战斗机飞行员王海同志壮烈牺牲。美机在未经许可下,进入中国领空,并降落在海南岛陵水军用机场,这引发了中美之间的大冲突。当时,中美关系非常紧张,美国也启动了紧急机制,对中国施压,而我们在党中央领导下进行坚决斗争,最终迫使美国道歉让步,将美机拆解运回,该事件得到妥善解决。

从这几个例子可以看出,冷战时期中美两国的安全关系是建交的主要动力。冷战结束之后,两国在安全关系上处于低潮。那么,中美关系处于什么状态呢?基本上是一有事就中断,关系一改善,其他都先改善,而军事关系改善得最慢。用句英文讲,就是First break,the last restart,第一个中断,最后一个恢复。

责任编辑:田甜校对:张凌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