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的理想指导人们遵纪守法,热心公益,诚实守信,大公无私,乐于奉献,见义勇为,坚持和传播正能量,让社会更加和谐、温暖、公平和公正。作为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践行党的最高理想,就是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实现个人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
追求崇高的理想信念,是高尚价值观的反映
什么是理想和信念?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人生的价值观,就是人们所信仰、向往、追求的奋斗目标。它是人生目标的直接反映,是人生价值的客观表现和核心形态,是人类不断进步的强大动力。由于价值观的不同,每个人的理想信念也是不同的,存在和表现于不同的层面,甚至相悖。有的人可能表现在满足于物质需求的层面,有的人则表现在高尚精神追求的层面;有的人可能表现在实现个人利益和价值的层面,有的人则以追求大多数人利益和价值的实现为己任。
由于个人的价值观不同,追求的目标不同,理想和信念的层次也就不同,有高尚、远大、美好和卑下、低微、龌龊之分,作为高级精神动物的人,也就有了人格的高低上下之分。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传承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直被奉为高尚的价值观,表达了高尚者胸怀天下、为民为国的理想、情操和追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始终是被唾弃和鄙视的。
不难看出,理想有个人理想和社会共同理想之分。社会共同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实现条件,决定和制约着个人理想,个人理想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大多数人的利益一致,才有可能实现。而个人理想也体现着社会共同理想,包涵着千千万万人的个人理想。社会共同理想的实现,要靠全体社会成员每一个个体的努力奋斗。社会共同理想以个人理想为基础,个人理想以社会共同理想为导向。个人理想和社会共同理想之间的辩证统一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告诉我们,作为一般的社会人,无需指责人们为了实现个人的利益和价值所进行的努力与奋斗,事实上,追求远大理想和获得现实利益之间并不矛盾。
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在西方人文主义强调尊重人本身和个性解放的思潮影响下,个别人把追求物质利益作为实现人生“理想”的唯一目标。低层次的、以个人为中心的对“理想”的理解和追求,使他们变得目光短浅,精于算计,唯利是图;变得追逐名利,弄虚作假,道德沦丧。金钱、名车、豪宅、官位、权力成为衡量“理想”是否实现的标准,可以不择手段地去获取。
个别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受不良思潮的影响,忘记了自己的入党誓词和初衷,私心和贪欲无限膨胀,陷入贪污腐败的泥潭,成为党和人民的败类。教训沉重,令党和人民痛心。
面对封建思想残余和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一比喻,形象、深刻地解释了为什么瞿秋白等无数共产党人能够铁骨铮铮,以生命捍卫和追求心中的理想,为崇高理想奋斗终身;也指出了贪污腐败产生的主观根源——一旦丧失了崇高的理想信念,精神支柱倒塌,哪怕才高八斗,也会成为没有骨气、卑躬屈膝的“软骨病”患者,在物质利益的诱惑和腐蚀下,形同烂泥。
回顾九十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带领全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走向幸福,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明确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确立了使中华民族繁荣昌盛、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理想和信念。每一位共产党员在入党宣誓的时候,都神圣地举起右手庄严承诺:“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这个理想和信念,深深地扎根在许多共产党员的心中。战争年代,他们浴血奋战,抛头颅,洒热血,面对敌人的刺刀和老虎凳,眼都不眨,用鲜血和生命践行着自己的誓言。直到今天,他们仍然以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而自豪,仍然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青年时代深入内心的理想和信念支撑他们一生都保持着正直、简朴、不伸手、不贪腐、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行为准则,挺直腰板做人做事,让我们看到真正的共产党员形象,成为我们的楷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