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取势,又要取实”,在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的谋划中,“落实”是重要的关键词之一。新华社《学习进行时》专栏推出“辛识平”融媒体评论,与您一起感悟总书记关于改革落实抓什么、怎么抓、谁来抓的三大要略。——辛识平
“把抓改革落实摆到重要位置”。日前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四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推动改革落实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在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的谋划中,“落实”无疑是重要的关键词。据统计,在中央深改组34次会议的新闻通稿中,“落实”一词出现达200多次。
“关键在于落实”,抓落实在习近平治国理政实践中具有重要地位。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习近平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既要取势,又要取实。落实能否到位,决定蓝图的实现。
2014年1月22日,在中央深改组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就开宗明义,强调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责任,就是要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各项改革举措落实到位。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中,“狠抓落实”始终是习近平驾驭改革航船乘风破浪的关键一招。
抓什么——抓实全程,把好“两关”
改革千头万绪,落实要有落点。在中央深改组会议上,不论是提出实施方案、实施行动、督促检查、改革成果、宣传引导等五个“抓到位”,还是强调抓主体责任、抓督办协调、抓督察落实、抓完善机制、抓改革成效、抓成果巩固等“六个抓”,习近平谋划的改革落实,贯穿一条鲜明的行动轴线。从改革方案制定、评估,到督察、督办,再到问责、问效,从责任主体到制度保障再到舆论支持,抓实各关口,抓实全过程,抓实各方面,坚持一抓到底,是总书记抓改革落实的基本实践脉络。
改革之路无坦途。改革进入深水区,“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畅快少了,“一山还有一山拦”的难关多了,“过五关、斩六将”的考验多了。这其中,把好两个关口显得尤为重要。
其一,严把改革方案质量关。好比城市建设,规划是极其重要的起笔,改革方案是行动的起点、落实的依据,也需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
什么是好的改革方案?在习近平的论述中,可以提炼出这些衡量标准:符合实际、突出问题导向、有穿透力、有可操作性,等等。怎样才能制定出好的改革方案?“拍脑袋”拍不出来,抄文件也不抄出来,只有到实践中去、到群众中去,才能找到答案。舍得下苦功夫、笨功夫,做实做细调查研究、征求意见、评估把关等关键环节,改革方案方能抓实问题、开实药方、提实举措。
其二,严把改革督察关。如果说改革方案规划了航向、航道,那么确保航船抵达彼岸,还需要源源不断的推动力。习近平高度重视督察工作,提出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察认识、察责任、察作风的“三督三察”要求,正是为了给方案落实、工作落实、责任落实注入强大推动力,有效消除“中梗阻”、“肠梗阻”,发挥督察打通关节、疏通堵点、纠偏正向、提高质量的重要作用,确保改革方向不偏离、改革任务不落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