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抓——用好三大思维利器
习近平曾指出,新一轮改革的突出特点是改革进入啃硬骨头、打攻坚战的关键时期。“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抓改革落实,需要遵循改革规律,讲究战术打法,在科学方法论指导下撸起袖子加油干。具体而言,有三大思维利器对推动改革落实至关重要。
一曰辩证思维。改革落实头绪多任务重,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分清轻重缓急、难易程度,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牢牢牵住“牛鼻子”实现整体推进。既抓重要问题、重要任务、重要试点,又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关键节点,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是改革破局开路的重要方法。近年来,在党中央领导下,国有企业、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农村土地制度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持续发力、以点带面,有力牵引带动其他改革共同推进。
二曰精准思维。改革落实面临的情况千差万别,来不得“一刀切”“一招鲜”,而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坚持分类施策、精准施策。对打基础、谋长远的制度性改革,重点搞好制度设计,抓紧细化落实;对切口小、见效快的具体改革,盯紧抓牢,逐条跟踪,一一落实;对面上提出原则性要求、鼓励引导性的改革举措,注重社会面引导,形成合理改革预期;对探路性质的改革试点,大胆探索,及时总结经验,注意发现问题。
三曰系统思维。改革落实涉及方方面面,“走单骑”干不动也行不远,而要学会“弹钢琴”,做好统筹协调的文章。处理好点与面、当前与长远、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等关系,统筹考虑战略、战役、战斗层面的问题,做好政策统筹、方案统筹、力量统筹、进度统筹工作,加强各项改革间的配套组合、协同联动,才能形成整体效应,催生倍增效应,做到聚焦聚神聚力抓好落实。
谁来抓——盯责任主体,抓“关键少数”
改革能不能落实到位,落实责任是关键。2016年1月11日,第20次中央深改组会议清晰划分了各类改革主体的责任:专项小组既要抓统筹部署,也要抓督察落实;改革牵头部门是落实中央部署具体改革任务的责任主体;地方党委对本地区全面深化改革承担主体责任;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既要挂帅、又要出征。
“龙头怎么甩,龙尾怎么摆。”习近平指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抓改革的关键。他多次要求领导干部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一把手”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来抓,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做到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就能自上而下传导抓落实的动力,形成上下贯通、层层负责的主体责任链条。
关键时刻见真章,改革关头看担当。今天的改革,不可能顺顺当当地实现目标,要向前推进,就要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破除利益固化藩篱、清除体制机制障碍,就要涉险滩、动奶酪。突破改革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没有推进改革的意愿不行,没有敢闯敢干的勇气也不行。
对看准了的事情,领导干部要敢于拍板、敢于担当,坚定不移干,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来抓改革落实。对一些重大改革,问题矛盾多、协调难度大的,要敢于接烫手山芋,在披荆斩棘中趟出新路来。正如习近平所说,改革是一场革命,必须有坚忍不拔的毅力,以真抓促落实、以实干求实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