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孩子的“成人式腐败”,不当类比很可能导致误伤

解读孩子的“成人式腐败”,不当类比很可能导致误伤

近些日子大热电视剧非《人民的名义》莫属。北京一位一年级小学生家长黄女士发现,这两天她的儿子每天放学都能带回一包食品,有时候是牛肉干、有时候是糖果。儿子说这些都是帮同学写作业挣来的。黄女士说,“这不是跟戏里面的‘小皮球’一样吗?‘小皮球’让同学抄作业一次可以挣5块钱,我儿子帮了同学就可以挣来零食。”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小皮球”不仅存在于电视剧中,在真实的生活中,“小皮球”也并不少见。(4月24日《中国青年报》)

代写作业换取好处、送零食收买人心、为当班干部费尽心机……小学里的这种种现象,被媒体归纳为是“孩子的‘成人式腐败’”。此一说法尽管显得有点太过郑重其事,但是其所揭示的问题、所牵出的场景类比,却并非全无道理。一个不得不正视的现实是,成人社会的那套功利的思维方式以及投机取巧的行为模式,如今已早早地在校园语境下生根发芽。并且,似乎谁也无法说清,其到底会产生何种影响。

梳理媒体报道可知,小学校园的“世俗化”异变,集中表现为两个层面。其一,就是一些小学里的人际结构、价值认知全面仿拟“外部社会”。由实用主义所驱使的利益交换、人情勾兑大量充斥其间,使得原本简单的同学关系变得复杂;其二,则是小学生自我认知和行为决策全方位的“成人化”。比如说,某些班干部会真把自己当成是“官”,会真的因为这点“权力”而发生形变——而这种种迹象,都很容易激起公众的负面联想。

然而,一个必须厘清的事实是,倘若以成人视角去审视小学生中间的种种“行为异常”,那么势必会陷入“模型代入”和“逻辑类比”的陷阱之内。所谓孩子的“成人式腐败”之说,尽管生动形象并且极具看点,但是其终究存在着一个根本性的缺陷。那就是,它并没有真正从学校和小学生的具体语境出发去进行原生性的解读,而只是简单套用了一个现成的解释路径而已。这一做法,很可能会影响我们对于客观现实的恰当判断。

孩子的“成人式腐败”,当然算不得是“腐败”,并且也并不具备“从小看大”的象征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大人们将此类行为视作“腐败”并且口诛笔伐,他们并不是在保护孩子而很可能起着相反的作用。动辄将儿童的“不当行为”升级定性、贴上恶名,更多只是成人发泄不满情绪、表演道德优越感罢了。而从教育科学、教育规律的角度去思考,我们真正应该做的,其实是“淡化事态”、“弱化罪过”,发动同理心并以温和的说服路径,为学生们确立正确的行为范式。

小学生们中间是不是果真存在着类似“成人腐败”的现象是一回事,而是不是将之表述为是“成人腐败”甚至当作“成人腐败”来对待则是另一回事。越是不希望孩子过早地变得功利、市侩,我们便越是要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发力过猛、事与愿违。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