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自叹倒霉为哪般

【2020-08】自叹倒霉为哪般

腐败分子撞在枪口上,作奸犯科者碰到风头上,都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他们中的一些人常常自叹倒霉,也总有人说他们倒霉。

倒霉也叫“倒楣”。清代顾公燮在《消夏闲记摘抄》中,曾考证过此二字的来历:“明季科举甚难得,取者,门首竖旗杆一根,不中,则撤去,谓之倒楣。”此后人们称办事不顺、运气不佳为“倒楣”,如今则通作“倒霉”。据此而论,受到法律制裁的腐败分子或其他别的违法分子自认倒霉,其实只是认为他们办事不顺、运气不佳,并无认罪之意。同样,说他们倒霉而不是罪有应得的人,即使不是立场问题,也是思想糊涂。

民间有句俚语,叫做“瞎猫碰到死老鼠”。撞到“枪口”上的,往往就是这种“死老鼠”,至少也是半死不活的“病老鼠”。除此之外,还存在另外一些情况。那些腿脚灵便的,早就逃之夭夭;更有其形如猫的大鼠,即使碰到的不是瞎猫,也会眼开眼闭地装成瞎猫。至于猫鼠同乳甚或猫鼠言欢的,恐怕为之通风报信、打马虎眼还唯恐不及。因而,撞在“枪口”上,就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没有撞在“枪口”上的,便也不算太少,倒霉说往往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假如我们努力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真正实现“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全面落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就没有了走运不走运的分别,“倒霉”二字也无从说起了。

相较而言,“碰到风头上”的会比“撞到枪口上”挨打的多一些。无论是死老鼠、活老鼠、腿脚灵便的老鼠,还是其形如猫的老鼠,只要犯过事的,都有可能碰到“风头”上,有的还难免遭到一劫。然而,既是“风头”,就会时强时弱,时起时落,具有阶段性与间隔性。既有“风头”,就会有“风头”过去的时候。有躲过了“风头”的,也有在“风头”过去之后冒出来继续活动的。如此这般,怎能不让人感叹有些因“碰到风头上”而遭到法律制裁的是倒霉,而不是罪有应得呢?

从我国古代历史来看,有些朝代的反贪治腐力度不可谓不大。明代的酷刑令贪腐者不寒而栗,清代特定时期的大面积反腐甚至使人不敢为官。但是,这些举措常常带有一阵风的“运动式”特征,可持续性不强,虽然在此期间有一些“倒霉者”受到惩罚,但风头过去后,一些“幸运者”依然故我。因而封建社会摆脱不了腐败—治理—再腐败的怪圈,一些人也就难免存在是倒霉而不是罪有应得的心理。

对于腐败分子,或其他违法犯罪分子,真正的法治,不仅要做到无论是什么人,都能一视同仁、依法行事,还要做到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一如既往、常抓不懈。只有这样,包括犯罪分子在内的人才会心服口服地说“这是罪有应得”,“倒霉”说才会逐渐淡出。这或许就是真正的法治努力追求的境界。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