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全球治理之路的中国智慧(3)

照亮全球治理之路的中国智慧(3)

践行和合理念:“治事”与“治制”的创新思维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然而,要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中等收入陷阱”,也考验着中国的智慧和勇气。

不是独奏,而是合唱;既跳交谊舞,又跳集体舞。对此,“一带一路”倡议从根本上改变“零和博弈”的大国角逐。中国秉承“以合作共赢为核心,摒弃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旧套路,探索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致力于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

“一带一路”沿线多是发展中国家,在对待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中国始终坚持正确的义利观,以义为先、义利并举,不急功近利,不搞短期行为,遵循“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寓意深远。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作为东道主,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以中国智慧解题,彰显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气派。

“治事”与“治制”的辩证思考,为世界经济的复苏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不是权宜之计,而显宏阔眼光。

创新对接机制——以中俄元首共同签署《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为标志,“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对接合作,并与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蒙古国“草原之路”、越南“两廊一圈”、巴基斯坦“愿景2025”、阿塞拜疆“2020年战略构想”、沙特“2030愿景”等多国发展战略相呼应;

创新融资机制——目前,亚投行成员总规模达到70个。丝路基金首批投资项目已启动,实际拨付投资金额达53亿美元;

创新开放机制——更多中国城市把对外开放的重心放在政府职能转变,突破阻碍“五通”的体制机制束缚……

在晏志勇眼里,“一带一路”是一盏灯。巴基斯坦电力缺口巨大,许多大城市每天面临多次拉闸限电,这位中国电建董事长和同事们正在建设现代化的卡西姆电站,期待照亮这个美丽的国度;

在埃尔哈格眼里,“一带一路”是一座桥。这位埃及桥梁设计者,为“东非第一大桥”竖起大拇指。这座由中方施工,以坦桑尼亚国父尼雷尔命名的跨海斜拉索大桥已经正式通车……

桥,连通的不只是彼岸,更是心灵。

路,到达的不仅有繁华,更有远方。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