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智锋: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2)

摘要:2017年3月1日,《电影产业促进法》出台。在电影产业井喷式快速发展的今天,该法的推出回应了当前中国电影的若干问题,对于规范中国电影产业的市场行为和文化行为有重要的意义。那么,中国电影的未来该如何发展?

主持人:我记得时候要去电影院看爱国影片,都是学校组织起来,还要点名,特别不想去,特别地叛逆。现在因为这部影片,大家都会自发地叫上朋友、大家一起去看,而且还会刷第二遍、第三遍,在网上还要多看几遍。这部影片就和您刚才说的一样,结合得非常好,所以营造出的效果也非常好。

胡智锋:是。

主持人:您刚才说的另外一点是“补钙”,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胡智锋:所谓补钙,经常是讲的是人体健康层面的概念。通常它指的是一个人的骨骼的健康状态。骨质疏松了,就需要补钙,比如吃钙片,或者喝骨头汤等等。

主持人:一口气上五层楼不费劲。

胡智锋:对。“补钙”是健康层面的一种说法,我把这种说法拿到了电影创作当中,那么,我把这种坚硬的、坚韧的、刚强的、阳刚的、健壮的状态,称之为是“补钙”的状态。相对应的是什么?柔软的、低靡的、小情调的,甚至是一些悲悲切切的东西,这种情况我称之为“缺钙”现象。我认为,我们的银幕在过去若干年间,主导性的形象、主导性的精神价值,有一点点偏离,就是偏软、偏弱、偏低靡、偏悲情。不是说这些东西不好,而是说在悲悲切切、柔柔弱弱当中,你会感觉沮丧,它给人的精神不是鼓舞的作用,而是让人低靡。

主持人:变得很悲观。

胡智锋:变得很悲观。那么我就感觉整个的银幕有一点“缺钙”的感觉。所以说,从价值层面,我们要精神补钙;从形象来看更是,到处都是小鲜肉、柔柔弱弱的少年少女,这样的形象属于弱不禁风、过于斯文,缺乏一种向上的、进取的、争斗的精气神,所以我说这叫形象“缺钙”。像《湄公河行动》,张涵予也好,彭于晏也好,他们塑造的中国警官形象,是一种真正的刚烈的形象,是阳光、健壮的、向上的形象。

当然,银幕有点小鲜肉,有点悲悲切切,这都很正常。

主持人:对,丰富一点。

胡智锋:对,但是如果大部分都是这样,你就要考虑到结构了,就缺钙了。所以从这点上讲,《湄公河行动》有很好的“补钙”的作用,无论是从精神层面还是从形象层面,都有“补钙”的作用,是精神补钙和形象补钙,所以我为它点赞!

主持人:没错。尤其您刚才也说了,影片里面都是谈恋爱,家庭剧里面都是小三的问题,很低靡。通过这部《湄公河行动》,也让整个电影行业,就像广告词一样“一口气上五层楼不费劲”,越来越往上。现在,确实电影行业还存在很多很问题。那么,这些问题将怎么解决呢?

如何解决中国电影“缺钙”问题?

胡智锋:电影的问题,我觉得其实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从我的角度来看,整个中国电影突出的问题,是道路方向的问题,二是创作的问题,三是宣传推广的问题,四是产业市场发展的问题。

首先,道路方向的问题。中国电影在大的道路方向上,现在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因为国产电影这几年在上升。但是总体上感觉,还是受到好莱坞电影的冲击,这个冲击还不仅是好莱坞大片在中国市场上的占比非常之大,获得的票房和收益特别之高的问题,而是整个好莱坞的电影工业体系,对于中国电影的发展在道路方向上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经常我们会感觉到,我们的电影在模仿和克隆好莱坞,无论是它的制作体制,还是它的运行体制,甚至我们电影演员们也会想办法跻进好莱坞。但是我们看到,这些演员们在好莱坞当中只是增加了一个华人的形象。我们回过头来看,实际上这也是好莱坞为了占领中国市场的一个手段,有没有真正占领,这是问题的另外一个方面。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好莱坞电影积累了那么多年,它一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是我们要清楚,中国电影应该是大国电影,大国应该有大国的气派。如果我们仅仅是模仿好莱坞,走美国化的道路,走好莱坞道路,无论是从现实基础,还是从历史文化的情况,以及我国的国情来看,恐怕都不现实。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潘攀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