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自信是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思想引领和行动指南
理论自信与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存在与发展的内在逻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坚强信心。
那么,理论自信在“四个自信”整体框架中处于一个什么地位、发挥什么作用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我们简略分析一下“四个自信”的内在逻辑结构。
道路自信是根本。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决定前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道路自信为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离开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就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
理论自信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理论指导,理论自信是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思想引领和行动指南。
制度自信是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制度自信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提供坚实的体制依托和制度保障。
文化自信是支撑。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大精神力量。文化自信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和雄厚的精神支撑。
在“四个自信”整体框架体系内,理论自信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首先,理论自信为道路自信提供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但是这种理论一旦形成就成为指导实践的“伟大工具”,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就可能走弯路、走偏路、走邪路。其次,理论自信为制度自信提供思想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虽然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和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但是这一制度的科学运行和不断完善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导和思想支撑。再次,理论自信为文化自信提供精神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想内核,它为先进文化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坚强的精神引领。离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和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就会失去精神灵魂、迷失前进方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