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亮: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政治文化

王树亮: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已经是一个较为成熟的理论,而网络政治文化才刚刚兴起。网络政治文化不仅仅是“现实政治文化”的“网络化”转场,也不仅仅是网民在网络政治实践中积淀的政治情感,更是政治型网民在网络社会生活中,通过对政治信息的“消费”和在网络政治参与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政治认知、政治评价、政治态度和政治情感等心理主观意识的总和。

一种新的政治文化“亚”形态

网络政治文化与传统政治文化虽然在内涵上具有诸多相似性,但在主体、客体、场域及形成过程等方面,仍表现出独有的特点。网络政治文化的主体不再是泛泛的公民群体和网民群体,而是偏向政治生活的政治型网民,该群体具有明显的相异特征。网络政治文化以政治信息为客体,以网络政治实践为场域,形成新的政治文化“亚”形态,整体上呈现出形式的虚拟性、内容的现实性、情感的脆弱性及政治态度的两极性(极端真实与极端虚假)等特征。

网络政治文化的形成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个体政治意识的形成,即内在于网民内心世界的微观过程(认知—评价—态度—情感)和外在于网络虚拟政治环境的影响。在此过程中,由于信息生产主体的多元性、信息性质的多样性及信息数量的庞大等因素影响,致使网民在认知、评价等环节容易被干扰,这是传统政治文化未曾面对的挑战,也是造成网络政治文化内部“碎化”的主要因素。二是个体政治情感向群体政治心理的聚合模式,即较之前网络时代政治文化呈现出生成模式的多样性,有自由聚集模式、意见领袖引领模式及官方引导模式等。在网络政治文化的涵养与熏陶下,网民的政治意识逐步增强、政治知识更加丰富、政治能力不断提升、政治参与日趋频繁,从而使宪法赋予公民的政治权利在网络技术的支撑下更具现实操作性。

当前网络政治文化存在的问题

网络政治文化与传统政治文化在发力的时效性、渠道的多样性及影响的全面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作为一种复合体,我国网络政治文化以网络文化为大环境,以现实政治文化的网络化“转场”为基础,以网络政治孕育的文化为补充,其指向在于网民在网络社会中通过消费网络政治信息和参与网络政治实践而形成的内在政治情感。

基于系统要素的视角审视,我国网络政治文化的主体属性表现为:规模较大、增速趋缓,城市居多、乡村增长明显,网民年轻化、学生化,中低收入居多,在网民数量和网络普及率方面呈现出东部高于西部、南方大于北方的布局。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