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碧刚:推动高校建设智库 助力现代城市治理(2)

汪碧刚:推动高校建设智库 助力现代城市治理(2)

解决好高校智库自身的问题

笔者认为,目前,高校智库要真正实现社会“思想库”“智慧库”“人才库”“决策辅助”的职能,仍有几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

一是影响力和决策力有待加强。目前,高校智库在社会中的影响力相对偏弱,在政府决策制定中的参与度和决策能力明显不足,大部分仍处于项目委托或建言献策的浅层阶段。对比欧美智库,我国高校参与政策决策比例很低。此外,高校智库定位不准,制度建设尚不完善,相应的人事制度、机构设置、管理体系等相对滞后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二是协同能力有待提升。当今社会问题日益复杂,对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前瞻性要求更高,这就要求高校智库对社会、经济、行业领域等有更综合、更全面的认识和研究。高校智库单一学科各自为政的研究模式难以满足这种需求,必须强化协同,建立“大协同”机制,打破学科间、高校间、政府—高校—企业间,甚至是国际间的壁垒,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充分发挥高校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拓宽研究视角,实现科研人才、数据的汇总和创新要素的有机整合,提升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时效性,真正把高校建设智库的优势发挥出来。

三是科学考核和评价体系有待建立。智库的研究成果是思维产品,具有抽象性特征,唯有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和监控机制,才能对不同质量成果进行考评并形成对成果人的奖惩机制,以确保成果质量和团队活力。高校智库研究复杂多样,既包括基础、应用研究,也包括了政策研判和行政考量,尤其是决策性研究,很难进行量化考核。简单量化评价,既不符合科研规律,也会严重损害研究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智库团队建设,建立综合的、客观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和与智库建设相适应的奖励、人事管理制度迫在眉睫。

高校建设智库,既要解决好外部问题,也要解决好内部问题。要不断深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运营机制,推进多方位协同创新,唯此,一流的高端智库才能真正脱颖而出。

(作者系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长、秘书长)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