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民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维度(2)

金民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维度(2)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国内走向国际的维度: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化

对外传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具有理论的可能与现实的必要。从理论上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结果,一方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另一方面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普遍性特征,具备向世界传播的理论可能性。从现实必要性上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体系取得了很大成功,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等,越来越引起国外学者和政要的关注和兴趣。

在当今中国文化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一些无法回避的困难,尤其体现在西方国家文化标准垄断与中国文化标准权缺乏的严重问题。现在的全球化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的全球化,所谓的文化“全球化”并不代表全世界的认可或全人类的评判,在很大程度上是西方强势文化操控下的一种主观审视,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往往是被动地接受发达国家所制定的规则。中国文化外向发展中,首先就遭遇了文化标准、文化观念的制约。一般性的文化传播尚且遭遇如此多的困难和阻力,作为带有强烈意识形态和制度内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对外宣传更是如此。

中国思想界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政治责任意识,增强对外宣传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能力。首先,需要提升文化担当意识,增强对外宣传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觉,真正做到在宣传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面有责、负责、尽责,向世界说清楚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发展经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内涵和人类文明价值。其次,需要确立明确的文化标准权意识,增强学术外宣的自主性。中国思想界需要打造和坚守自己的文化标准,坚守政治底线和学术自主,突出展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所包含的核心政治理念、客观真理的要求、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中国的国家利益和人民意愿,完整准确地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再次,需要建构独立的学术话语体系,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际化传播的理论资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走向世界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载体,这些载体之一就是中国自己的学术话语体系。我们必须适应当今世界意识形态学术化的趋势,尽可能不以刚性的政治话语而采用中性的学术话语来传播,以扩大它的受众面。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