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改目标构建百姓的幸福之屋

棚改目标构建百姓的幸福之屋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棚户区改造工作汇报,确定今后三年棚改目标任务。

棚户区改造与百姓的幸福息息相关,人生在世,吃饱了、穿暖了,还需要有一个休生养息的地方,住得好。住在霉暗潮湿,夏天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冬天阻挡不了寒风袭击的棚户区里,幸福自然被打折。棚户区改造以后,冬暖夏凉,让人民更快乐、更有尊严地活着,幸福的指数就会随之提高。若把幸福比作一条龙,房屋就是“睛”。离开“睛”,幸福龙依然无法飞翔。所以,古人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说实话,生命是幸福之本。没有生命,幸福就是一个泡影。有人把生命比作单位数字“1”,把成绩,职位、地位、理想、财富比喻成后的 “0”。有“1”在,后面“0”当然越多越好;要是没有“1”了,后面的“0”就没有任何意义了。然而,“房屋质量”与“人的生命”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在云南鲁甸的地震中,几乎成了一个等式。从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电视画面中,不难发现:房屋质量高,生命几乎没有受到威胁;房屋质量中,生命受到了威胁,但仍有生还的希望;房屋质量差,生命受到了严重威胁,生还的希望非常渺茫,营救工作也相当困难。可以说,棚户区的改造为生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是营造了百姓幸福的“源泉”。

我国有一个成语叫做“安居乐业”。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老子,对当时的社会现状不满,怀恋远古的原始社会,渴望出现“小国寡民”的社会,让人民吃得香、穿得很舒服、住得很安适,邻近各国互相望见,鸡狗之声都互相听见,但人到老也不要互相往来。眼下,棚户区的改造成功,大家住在一栋楼房里,集体供暖、供水、供电,生活在一起,就能让两千多年的这位老人如愿以偿。

棚户区改造是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大民生工程,是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举措。木桶原理告诉我们:有一户住在棚户区,也算不上小康社会。近年来棚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过去8年已使8000多万住房困难群众“出棚进楼”,既改善了民生,也带动了有效投资消费和去库存。当前落实各项支持政策和地方责任,加大督查力度,管好用好棚改专项资金,完善水电气热路和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提高入住率,在商品住房库存量大、市场房源充足的市县,进一步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确保完成今年再开工改造600万套棚改任务的基础上,保证以后兑现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的承诺,让百姓的幸福感从心底溢出。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7/0526/949361.shtml(转载请保留)

(作者单位:山西省保德县天桥水电有限公司)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QQ交流群531249826,大学生交流群: 522415122。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