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探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发展之路(2)

刘伟:探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发展之路(2)

扎根中国大地办学,勇做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奠基者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是由具体学科专业所组成的有机系统,构成了一定科学领域知识的总体框架,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发展的系统性、专业性、科学性。中国人民大学以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优势和特色著称,在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多个学科的专业设置与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作出了奠基性、开创性的贡献,发挥着先导和示范作用。

解放战争时期,华北大学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最高学府,还是当时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才俊云集之地。华北大学成立了8个专门研究室:中国历史研究室,历史学家范文澜兼任主任;哲学研究室,哲学家艾思奇兼任主任;中国语文研究室,语言文字学家吴玉章兼任主任;国际法研究室,法学家何思敬任主任;外语研究室,主要从事翻译工作;政治研究室,政治学家钱俊瑞兼任主任;教育研究室,教育学家张宗麟任主任;文艺研究室,文学家艾青任主任,正可谓是名家云集、大师荟萃,是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发展的雏形。1956年3月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就中国人民大学的发展方向问题向党中央请示,意见是:“中国人民大学今后发展成为一所以专门培养马列主义师资和社会科学理论干部的大学较为适宜。”毛泽东同志批示:“照此办理。”邓小平同志批示:“我觉得这样规划人民大学的发展方向是适当的”;“建议中国人民大学在现有财政经济各系的基础上成立经济学院,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和高等教育部共同负责办理。”这一重要指示明确地规划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科特色与发展方向。我国现有的经济、管理、法律、新闻、党史、外交、政治等学科或专业,不少都是发源于中国人民大学。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民大学还率先建立了信息管理系、劳动人事学院、知识产权中心等适应新时代需要的院系或者中心,大力发展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环境科学等新兴交叉学科,在全国也都起到了一定的先导或者示范作用。

展现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气度,勇做加强中外人文学术文化交流的桥头堡

世界所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积极成果,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滋养。中国人民大学发轫于延安的黄土高坡,长期接受革命传统的熏陶,有浓郁的乡土味,但同时具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气度,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成为加强中外人文学术文化交流的桥头堡。

新中国建立之初,百废待兴,为了迅速建立一个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向苏联学习,培养大批建国干部,成为创办中国人民大学的重要任务之一。1949年12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通过的《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中就特别指出:“创办中国人民大学的任务,是接受苏联的先进经验,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新中国的各种建设干部”。苏联专家帮助中国人民大学建立了诸如教研室、“习明纳尔”、口试、四级计分制等苏联模式的教学制度,并且指导中国师生开展科学研究,为促进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后,学校以开放的胸怀和世界的视野,将眼光转向国外,率先翻译和引进了一大批西方经济学、管理学教材和著作,成为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的排头兵。中国第一部西方哲学家全集中译本《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一套全国通用《西方经济学》教材、中美第一个西方经济学交流培训项目、中欧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第一个重大合作项目等等,都是由人民大学率先承担和完成的。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大力实施提升国际性战略,举办的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世界汉学大会、中欧合作论坛、亚太国际教育协会年会等学术会议,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八十载砥砺奋进,中国人民大学正在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齐全的学科优势,全面推进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思想库建设、国际影响力提升、大学形象建设和美丽校园建设“五大战略”,为把学校建成“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探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繁荣发展之路而努力奋斗。

(作者:刘伟,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