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探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发展之路

刘伟:探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发展之路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想创造、文化繁荣和文明进步。高校是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的重镇,也是从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五路大军之一,承担着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创造、教育传承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职责。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其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学校始终把人文社会科学作为立校之本、强校之基,长期坚持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鼓与呼,促进和营造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氛围,并逐步探索出一条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繁荣发展之路。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勇做学习、宣传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排头兵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就会迷失方向、丢掉灵魂。高校是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重要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是国内外公认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和传播的重要基地。80年来学校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许多开创性、奠基性的历史贡献。

陕北公学坚持“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原则,着力培养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且能够运用中国革命实践的政治干部。建校初期,主要开设“马列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中国革命运动史”“中国问题”等课程,后来随着学习程度的提高,又增设了“世界革命史”“科学社会主义”“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原著选读”等课程。许多高级班的学员,如胡乔木、田家英、廖盖隆、胡华等后来成为党的著名理论家。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命名组建后,学校在国内最早设立了各种层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许多学科、专业、教材都肇始于中国人民大学,然后走向全国。《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革命史讲义》等教材不仅用作本校学生用书,而且受到全国高等学校师生和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大都发行数百万册甚至上千万册,哺育了共和国几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人才,在全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50年到1965年的15年间,中国人民大学为全国高校培养了绝大多数政治理论课师资,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方面,充分发挥了“工作母机”的作用。自2004年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共有54位专家入选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或主要成员,入选人数位居全国高校首位。

深入研究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勇做党和国家决策服务的思想库

实践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源泉,理论必须回答和解释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所提出的各种问题,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服,才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才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有所作为、有所建树,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80年来,中国人民大学积极发挥“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保证和有力的智力支持。

1939年1月,在中共中央的关心下,陕北公学成立了中国问题研究室,由著名的历史学家何干之主持。陕北公学中国问题研究室重点研究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中国革命运动史、中国农村基本问题、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及策略等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为毛泽东同志撰写著名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提供了大量原始素材。中国人民大学命名组建后,始终坚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校风。学校成立之初,设立了8个系:经济系、经济计划系、财政信用借贷系、贸易系、合作社系、工厂管理系、法律系与外交系。这些都是新中国建设所急需的专业。1963年,中共中央召开“如何加强研究外国工作问题”的座谈会,决定委托中国人民大学成立苏联东欧研究所。该所成立后,为当时国际斗争形势与我国外交工作总体布局调整提出了大量决策咨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大学一直倡导师生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先后有11位教师受邀为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做辅导报告。从2002年开始,中国人民大学编写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发布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中国创新指数”和“中国发展指数”三大指数,已成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学术品牌。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