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2)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2)

摘要:文化浸润于人的一切活动之中。文化一旦作用于人,便会转换和升华为潜力无穷的精神、理念、情志和无与伦比的进取心与创造力。

学习时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如何通过“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彰显文化自信?

王开轩: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势,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全体人民都能正确认识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才能真正成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实现大众化,使传统文化的精华成为国人的日常文化和道德观念,把优秀文化转化为社会文明、转化为个人文明,使全体人民成为有文化、高素质的现代人。特别是要加强对青年一代的传统文化教育,提高他们的人文修养。这样,文化自信才能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才能植根于全体人民,才能永葆青春和生命力。

谢承祥:一是尊重传统文化,整理历史资源,大力研究和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立足现实,结合时代精神,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思想文化建设。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求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民族文化与世界文明之间的关系放在现代化、全球化的进程中来认识。实现转化是指将传统的思想转化为现代思想,以更好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实现发展是指摈弃相对保守滞后的文化以建设适用于科学思维的、汲取了人类先进文明成果的文化体系。三是在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既要反对文化虚无主义,也要防止文化复古主义。

吴一文:首先,正确认识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国的特殊地位。我国有56个民族,全国人口中少数民族占8.49%,汉族占91.51%,我国共有155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4%。历史上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其次,创新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少数民族群众对自身创造的本民族文化最亲最近、体会最深,这是坚定文化自信最直接、最现实、最有效的抓手,更是特色所在。

盛高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满了丰富的政治智慧、充沛的价值理念、完备的人际规范、厚重的文化资源、深厚的民族精神、包容的和谐思维等,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我们应该从传统文化思想内涵出发,按照当今时代要求、现实社会标准、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需求,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养料,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为世界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的成功举办,为世界提供了一条充满东方智慧的共同繁荣发展之路,这也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彰显文化自信的最好例证。

袁红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绵延发展、保持永久生命力的动力源泉。在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中国的文化对于世界也作出了重要贡献。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必须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克服对传统文化的浮躁功利心态,以对民族历史与未来负责的态度去继承文化传统,保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加大实践行动力度,不断拓宽转化创新路径,积极探索转化创新方式,才能与时俱进、永葆生机和活力,永远彰显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学习时报:在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的过程中,孕育了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这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在今天,强调弘扬革命文化有哪些现实意义?

王开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大力弘扬革命文化,从中汲取昂扬奋进、团结拼搏的精神动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革命文化以其鲜明的政治立场、崇高的价值取向、深厚的群众基础、坚决的奋斗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弘扬革命文化,要特别重视对青年人的教育引导。要通过加强革命历史、传统文化、国情社情等的教育,帮助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谢承祥:弘扬革命文化是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以及各具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先进集体与英雄人物等,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升华,汇聚成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的优良精神传统。弘扬革命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革命文化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无比忠诚,凝聚了中国人民深沉的爱国情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守与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培育革命接班人。

盛高举:其一,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神来源,研究、弘扬革命文化能够为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重要思想资源;其二,能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有助于引导广大人民进一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三,弘扬革命文化就是回顾党的历史,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其四,革命文化是重要文化经济资源,可以催生革命文化作品、革命文化旅游等,促进经济的发展。

袁红英: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革命战争年代所形成的先进文化,既秉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又经过了革命战争年代的洗礼、锻造和淬炼,是我们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弘扬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必然要求。革命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文化的具体表现形态。弘扬革命文化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大力弘扬开拓创新优良革命传统,不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

何晶:从中国文化的发展传统看,革命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发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从世界文化发展的格局看,革命文化是中国为现代社会建设提供的中国方案。中国的革命文化反映着马克思主义理论落实为革命活动、社会建设乃至世界发展的现实层面的价值体系、精神特质和方向指引。当代世界日益进入到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格局,政治制度的差异性和文化价值的冲突日益成为国际关系领域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弘扬革命文化是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成果、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学习时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是如何“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

王开轩:今年5月印发的《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是党和国家在深化文化体制领域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重大部署,我们应当按照要求,做好各项工作的实施。例如在对外文化贸易和投资领域,要积极培育对外文化贸易主体,打造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在稳定传统优势文化产品出口的同时,利用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等新兴贸易方式,提高数字文化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推动文化装备制造技术标准走出去;支持文化企业参加重要国际文化节等,为建立成熟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作出贡献。

吴一文: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正确处理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关系,才能更好地构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更好地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团结、统一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结合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实际,积极推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尤其是大力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提高各民族群众综合素质,有效地助推了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盛高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工作上作出重要论述,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包括深化文化改革在内的各项改革作了全面深入的部署。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党的文艺工作座谈会等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和任务,通过始终坚持“两个效益”统一,把牢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通过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了文化创造活力;通过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更好地惠及了人民群众。

袁红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力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不断繁荣发展,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首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引领先进文化发展。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和支柱,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文化利民惠民。再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丰富文化产品,提升文化服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何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通过一系列重大举措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普及。二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三是注重革命文化遗址的保护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持续推进。四是在主旋律题材和大众化题材方面,推出一系列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通过艺术创作的方式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五是在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加强了面向国计民生的智库建设。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