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北京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召开:总结过去五年建设成就显著  部署未来五年发展令人鼓舞

中共北京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召开:总结过去五年建设成就显著 部署未来五年发展令人鼓舞

摘要:几年来,北京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取得的成效是举世瞩目的,产生的影响是重大深远的。相信北京将更好地坚持首善标准,快速发展,引领全国,率先实现2020年各项规划目标。北京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行稳致远,走向前景美好的明天。

六月的北京骄阳高照,鲜花盛开。19日上午,中共北京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开幕。市委书记蔡奇同志代表中共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这份报告公布了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即: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取得重大进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功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初步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新局面,城市发展质量、人居环境质量、人民生活品质和城市竞争力进一步提高。报告还在七个方面列出了具体目标,即:首都功能实现新提升,城市发展形成新骨架,经济发展汇聚新动能,生态环境取得新改善,人民生活实现新提高,文明和谐展示新风貌,党的建设开创新局面。

此次党代会后,北京将进入下一个充满挑战、又充满机遇的五年,也是一个颇值得期待的五年。因为未来五年,我们将迎来党的十九大的召开,将迎来第一个百年目标时间节点,将迎来冬奥会的举办。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召开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党代会是党员行使各项政治权利的重要形式,也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活动的重要形式。2017年6月19日至23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召开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开好这次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市委、市纪委领导集体,选举产生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关系首都北京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不仅北京的200多万党员需要持续关注,常年居住在此的2000多万人民也需要高度关注。

这些参会的党员代表共有760名,都是按照党章规定选举产生的,是在全北京市基层党支部推选上来的数万人次党员中,经过“10道关”,包括3次差额、2次公示,最终历时数月选出来的。主要采取了两种形式:一是直接采用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差额选举的办法进行正式选举;二是先采用差额选举办法进行预选,产生候选人名单,然后进行正式选举。

这些参会的党员代表涵盖了经济、科技、国防、政法、教育、宣传、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管理等各个领域,机关、农村、街道、社区、国有企事业单位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各个方面,得到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的普遍认可,体现了政治先进性和广泛代表性。其中:各级领导干部460名,占60.53%;基层一线代表285名,占37.5%;妇女代表303名,占39.87%;少数民族代表77名,占10.13%;工人代表40名,占5.26%;农民代表16名,占2.11%;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15名,占1.97%;50岁以下的代表456名,占60%;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代表750名,占98.68%。与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相比,基层一线代表、工人代表、妇女代表和少数民族代表所占比例均有所提高。

这些参会党员代表的身份,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职责,而且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他们是代表全市两百多万党员参会,肩负着各方的期望和重托,故应充分行使其民主选举权和表决权,代表广大党员发声和决断。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全面转型提升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开创首都发展更加美好明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这次党代会上,参会党员代表将听取和审查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审查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选举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选举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二届纪律检查委员会,选举北京市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其意义重要、影响深远,在北京市转型提升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北京的城市战略定位和发展思路正在经历重大转变

现在,北京已经是一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优势更加明显、前景更加广阔,转型升级发展的潜力巨大。特别是中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部署筹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支持雄安新区建设等,都有利于北京更好地落实城市战略定位,提升首都功能,加快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的支撑带。

过去的五年,北京交出了亮丽的成绩单:城市发展深刻转型、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环境治理成效显著、规划建设管理全面加强、改革开放取得突破、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民主法治扎实推进、文化建设成果丰硕、社会治理不断深入。

过去的五年,是北京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五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提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战略目标,全面部署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刻阐述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个时代课题,为北京的城市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李丹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