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加强理论武装,既是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又需要党组织加强引导、提供条件、督导检验。当前,一些党组织在抓理论武装的过程中,存在着形式主义问题。开会时看“出勤”不看效果,习惯于念报纸、读文件,照本宣科走过场,不能充分发挥党员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参与性和积极性,不能有效地把学习的过程变为党员提高理论修养、改造主观世界、坚定理想信念的过程,使本应严肃紧张生动活泼的学习变成了没有目的、不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为学习而学习。这样的学习,时间长了,党员、干部也会失去兴趣,甚至会产生逆反和排斥心理。实际上,学习的关键不在数量,而在质量,在于通过改造主观世界进而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
今天,党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环境与革命时期有着极大的区别,影响和冲击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各种因素更加复杂。这就迫切需要党组织坚持不懈抓学习、党员要持之以恒终身学习。而这一切都必须靠系统的制度来保证。为此,《准则》提出,各级党组织要加强督促检查,把学习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健全党内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分析研究和情况通报制度等,实现党员学习的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
一是以明确的责任机制保证党员、干部的学习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明确提出,“党性教育特别是理想信念宗旨教育薄弱”要进行相关的问责。这实际上就是要求各级党组织要自觉担当起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责任,建立教育效果的定期调研和分析制度,增强学习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保证党员、干部能高质量地完成每年的学习任务。
二是以严格的学习考核机制激发党员、干部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健全党员、干部学习计划、学习考勤、学习档案、学习通报等学习考核制度,把学习考核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综合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还要把学习考核情况与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结合起来,使党员、干部的学习由“无指标”“软指标”变成可操作的“有指标”“硬指标”,真正把学习型干部提拔到重要岗位上来,有效激发党员、干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在全党形成爱学习、善学习的良好风气。
三是以建立党内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分析研究和情况通报制度帮助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党组织要善于从党员的各种议论、意见和反映中,及时、敏锐地捕捉到党员思想中存在的各种正确的或错误的、主流的或非主流的、疑点、难点、热点和焦点问题。对党员的思想动态和深层次理论问题的认识要有整体把握,尤其对落后的思想、错误的观念、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要高度警觉,并对其产生的根源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判断,有针对性地帮助党员、干部厚植先进的思想和正确的观念。把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讲清楚、讲透彻,帮助党员、干部分清是非界限,坚决抵制错误思想侵蚀,始终站稳政治立场。另外,各项学习制度还要和党内其他制度相结合,特别是要按照《准则》的要求,完善党内民主制度等,培育良好的党内政治文化,调动党员、干部想学习、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习对于坚定理想信念的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作者:山西省委党校副教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